引言: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了美国众多企业:雷曼兄弟破产,高盛申请转型,通用汽车与克莱斯勒商讨并购,福特计划出售马自达股份……但也有一些企业底气十足,继续扩张壮大的步伐:就在2个月内,强生收购了大宝,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企业是经济的主要载体,也是危机来临时支撑经济发展、东山再起的重要力量。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企业能学习到什么,又该作哪些准备?日前,著名经济学家、我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艾丰接受记者采访,谈了他的看法。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了美国众多企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了美国众多企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c8934b406665c01aa772f7a8be3e502
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了美国众多企业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记者:你怎样看待这次金融危机,有多严重?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艾丰:从房产出来的问题都比较大,也比较顽固。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会比较久。对中国而言,直接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首先我们和西方金融体系并没完全融合在一起,连带关系不像欧美那样紧密,另外量也不是太大。受到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可能是出口,这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欧美消费者消费信心下降;二是世界原材料、油价等上涨,增加了企业成本;三是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法实施后,不少企业跟我讲感觉步子快了点,有点承受不住;第四个因素就是汇率的变化,人民币升值比较快,企业原来能换8块钱的东西,现在换不到7元,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亏损。
记者: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什么警示?我们怎样应对这些影响?
艾丰:如果不发生金融危机,原来那样做下去也会面临很多困难。原因很简单,很多企业品牌不好,质量不够高,经营方式没有达到水准。我们的企业单靠低价位在国际上竞争是不够的,必须转变,金融危机加速了这个过程。
我国经济很重要的就是转变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转化成集约式,所以我们号召贯彻科学发展观。但对企业而言,他们更重视的是市场信号,而不是宣传信号,就是说如果粗放方式生产的产品也能赚钱,那么他们就能继续卖下去。现在正是市场逼迫他们转型:就我了解,目前市场上比较困难的实际上都是粗放型企业,而经营质量比较高的情况都还比较好,包括我最近接触的一个服装企业管理者,他告诉我生产经营跟以前其实没什么差别。所以我们说哪个行业顺不顺,不是简单的产业概念,而是要看企业不同的情况。好的企业借这个机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对国民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有好处,很有益。
记者:您所说的这类好企业占到多大的比例,这种优胜劣汰会不会使很多企业都陷入困境,拉我国经济的后腿?
艾丰:我认为相当一部分有实力、有品牌的大企业,过这关问题都不太大,淘汰的主要是中小企业,那么他们使用的资源会降下来,转移到大企业,这对提升我国的经济总体素质是有好处的。
记者:您提到品牌这个概念。但如您所说,企业关注的是市场信号,如果贴牌加工、制造也能赚钱,中国企业为什么还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艾丰:世界经济有一个规律,叫做“微笑曲线”。一个商品有研发、制造、销售三个环节,获得的利润比例是不一样的。中间制造环节最低,一般占总利润的5%,最高不会超过10%,中间低、两头高,就像人微笑时一样。但这条“微笑曲线”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苦笑曲线”,因为我们在最低的“制造”位置呆着,拿最少的利润。所以,无论是提高企业效益还是国家收益,都需要研发和打造自己的品牌,不能长期仅收加工费。品牌附加值很高,比如一件世界名牌的服装,物质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1/42,利润是巨大的。所以中国经济必须摆脱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状况,不一定做很多东西,但做每件东西都要比过去更值钱。不要靠造得多,而是要提高附加值。
艾丰:打造品牌需要质量,需要文化,还需要时间,所以做品牌要有长期思想。目前国内的企业普遍有两个毛病:一是不重视品牌,觉得有没有无所谓;二是重视了,想一天就打造成功。品牌不等于知名度,有些牌子广告做得很多很响,不代表就是一个好品牌,奶粉事件就是基础工作做得不够。品牌就像人一样,是逐渐发育起来的,一个人不能一下长到30岁,要上小学、中学、大学,参加工作,然后才能而立。
记者:那我们在质量和文化方面做得如何呢?
艾丰:质量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大品牌都在中国加工,如果质量不行,那肯定会倒他们牌子,他们就不敢;文化上需要找到一个融合的过程,要有开放的思想,很好地吸收西方的文化,融入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有一家叫名瑞的企业,专门做妇女穿的晚礼服,他就把潮绣融合了西方文化,他们为国际大牌设计和加工,同时又有自己的牌子,市场对他们的认可度很高。
记者:中国的企业应该向国际品牌学习借鉴什么?
艾丰:要借鉴的就是企业在打造品牌时要有三个“心”;首先是信心,相信中国人一定可以做,可以打造自己的好品牌;其次是决心,做品牌不容易,不能轻易动摇;有了信心和决心,就是耐心了,打造品牌需要时间,就像人不能一天出名,中国品牌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现在时间还不够。
专家介绍:艾丰,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原《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后任《经济日报》总编辑。担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中国质量协会和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任多所高等院校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就我国重大决策提出了若干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如"名牌战略"、"质量的市场保证体系"、"资本运营"、"农业产业化"、"特色经济"、"小城镇大战略"、"东中西一体化促进西部大开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