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职务发明人是否可以将专利用作商业思维导图

职务发明人是否可以将专利用作商业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草莓味的你 浏览量:22023-03-03 17:57:5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职务发明人是否可以将专利用作商业思维导图

在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规定当中,在进行发明专利过程当中,是需要符合一些物质条件技术来进行创作的,同时对于我国的职务在进行发明过程当中,应该如何进行运用?接下来树图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职务发明人是否可以将专利用作商业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职务发明人是否可以将专利用作商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职务发明人是否可以将专利用作商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33cdc187220e23175a2559792a4f70c

思维导图大纲

职务发明人是否可以将专利用作商业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职务发明人是否可以将专利用作商业

《专利法》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一)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二)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三) 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

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二、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标准

(一)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即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1、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本职工作即发明人或设计人的职务范围,属日常工作职责的范围,既不是指单位的业务范围,也不是指个人所学专业的范围。从事日常工作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这里的“本单位”包括:职工的人事隶属单位和临时工作单位(如借调人员从事工作的借调单位、专业人员的受聘单位等。)“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是指工作人员根据本单位的安排承担的短期或临时的任务。单位如果安排特定人员参加本职工作以外的为特定目的而是定的研究开发任务时,应当签订协议,明确任务范围,并保存好有关证据,以免发明创造完成后,双方为该发明是否为职务发明创造而产生纠纷。

3、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应当注意,退职、退休、调动工作后作出的发明创造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能构成职务发明创造。

(1)该发明创造必须是发明人设计人从原单位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

(2)该发明创造与发明人设计人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联系。

(二)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在实践中,很多发明创造的完成都是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但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并非凡是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就属于职务发明创造,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发明创造的完成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谓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2、发明创造的完成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本单位是指发明人隶属单位、借调单位、聘请单位,如果主体在发明创造完成的过程中所利用的物质技术条件,与本单位无关系,则不认为是职务发明创造。

3、发明创造的完成“主要是”利用了本单位的的物质技术条件。这里强调的是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在发明创造完成过程中的作用和比重。对这一点,专利法并没有详细规定。学术界认为: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了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及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如果这种利用对发明创造。

三、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是什么

职务发明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人与其所在单位的关系是一种劳动合同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则表现为雇员和雇主的关系。在专利法中,这种关系集中体现为职工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问题,即职工完成的发明创造是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的问题。原则上,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从“合同优于法律”的原则,即有关发明创造成果权归属问题首先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来解决。

职务发明创造分为两类:

1、一类是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下列三种情况:

(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 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2、另一类是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发明创造;如果仅仅是少量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且这种物质条件的利用,对发明创造的完成无关紧要,则不能因此认定是职务发明创造。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第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工业4.0与电梯生产制造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工业4.0与电梯生产制造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工业4.0与电梯生产制造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6d7e70a93e9f137fe6371c4d2a112b5

代理商横琴黄金地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对地尔总公司的支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代理商横琴黄金地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对地尔总公司的支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代理商横琴黄金地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对地尔总公司的支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d87091b000d1149072f63b3f0b860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