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图片仅供参考构成虚假宣传吗思维导图

图片仅供参考构成虚假宣传吗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拾人心 浏览量:22023-03-05 07:53:3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图片仅供参考构成虚假宣传吗思维导图

图片仅供参考这类标注是对产品的一种提示说明,并不构成虚假宣传。但是如果图片产品严重不符的,就会涉及广告欺诈、虚假宣传的,是可以索赔的。那么今天就跟树图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图片仅供参考构成虚假宣传吗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的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图片仅供参考构成虚假宣传吗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图片仅供参考构成虚假宣传吗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a2958d39a1e70dd71954869851f4fd1

思维导图大纲

图片仅供参考构成虚假宣传吗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图片仅供参考构成虚假宣传吗

“图片仅供参考”该字样,其实是对产品进行提示说明,一般是不构成虚假宣传的。但是如果严重不符合的,则涉嫌广告欺诈,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根据消法主张赔偿。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虚假宣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二、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广告主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0条,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55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且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5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三、虚假宣传与虚假广告有区别吗

1、虚假宣传与虚假广告

旧《消法》第39条中涉及此问题时采取了“虚假广告”的表述,随后在新《消法》第45条中,将其修订为“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笔者认为虚假广告系虚假宣传概念的下位概念,原因有二:一是从逻辑上讲,广告系宣传的方式之一,因此,虚假宣传当然包括虚假广告;二是新《消法》第45条的表述也反映出立法者认为虚假广告系与其他宣传方式并列的虚假宣传方式之一。

2、虚假宣传与引人误解的宣传

新《消法》第20条采用了“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表述,意为“虚假宣传≠引人误解的宣传”。在我国的法律语境中,这两个概念区分并不明确,往往进行混用。体现如下:

(1)法条之间常混用这两个概念。在前述规范虚假宣传的规定中,旧《消法》第19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采用了“引人误解”的说法,而旧《消法》第39条、《产品质量法》第59条、《广告法》第37条、第38条则采用了“虚假”的说法,法条在规范该行为时并未严格区分,而采取了混用的模糊态度。

(2)司法实践中亦混用这对概念。以“黄*宏诉**汽车公司案”为例,判决书中“被告的宣传行为仅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作为经营者禁止虚假宣传的禁止性规定”采取了“虚假”的表述,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中则为“引人误解”,因此,司法裁判者在适用时并未突出两者的区别。

究其原因,“引人误解”与“虚假”之间虽然方式不同,但两者的本质特征可总结为:均系宣传呈现的内容不实,意图导致信息接受者产生错误认识,两者各为不实宣传的一种。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三十九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四十五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二十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三十七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三十八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五十九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九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五十六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八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十条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五十条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五十五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Section A (1a—2d)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Section A (1a—2d)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Section A (1a—2d)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8859ef130b1a86550cd2ca200a274f9

润:PR-4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润:PR-4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润:PR-4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c721d4fdd4b673bec4451340219a6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