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离婚后孩子探视权规定思维导图

离婚后孩子探视权规定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多情又困苦 浏览量:92023-03-06 01:41:3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离婚后孩子探视权规定思维导图

离婚后孩子探视权规定:离婚后,探视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那么离婚后孩子探视权规定?下面就由树图网小编为你详细的介绍一下。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离婚后孩子探视权规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离婚后孩子探视权规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3814d86b4755f52bf8c79d52fbddf7e

思维导图大纲

离婚后孩子探视权规定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离婚后孩子探视权规定

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根据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1、探视权是一种身份权。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所有的权利义务。②探望权属于亲权范畴,探望权产生的基础是父母对子女享有的亲权,其权利的主体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父或母,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特有权利,因此是一种身份权。

2、探视权是法定权。现实生活中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关爱、照顾,产生于血缘关系和人之伦理道德。“出礼入刑”,父母关爱看望自己亲生子女的心理需求从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升为法律。

婚姻关系终止,只要直接抚养权一确定,探望权也同时成立,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对未成年子女就依法享有探望权。非有法定理由不得予以中止或剥夺。

3、探视权是受限制的权利。探望权的基础和设立的初衷,都是以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为前提。探望权源于亲权,但必定不同于亲权。因此探望权的行使,不能和亲权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行使。要在不侵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和子女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权人通过与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协商或法院裁决确定的方式,确定合适的时间和对子女适宜的地点来行使。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时,人民法院有权中止探望权的行使。

4、探视权是探望权人的一项单纯的权利。探望权为单向性,只有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享有,而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父或母则是探望权的义务主体,应该协助探望权人实现探望的权力。对于未成年子女只是探望权行使的对象,不是探望权权利义务的相对人,不能通过诉讼方式要求探望权人对其进行探望。当然未成年子女要求不直接抚养他的一方父母来看望他,或者直接抚养子女的以方要求另一方行使探望权,法律绝对允许,但没有强制性保障其权力的规定。我国现有立法还停留在只规定不直抚养子女负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的层面,这对于未成年子女来,只能保障其生活的物质需求,不能保障其情感心理成长的精神需求。

二、离婚后探视权规定可以带走孩子吗

不能。按照法律规定,孩子的抚养权由夫妻协商确定或者法院判决确定,也就是说,离婚时抚养权归谁,离婚后抚养权就归谁。抚养权是一种权利,是权利就不能随意侵害。离婚后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的行为,就侵犯了对方的抚养权。如果情节严重,甚至以后连探望孩子的机会都没有。因此,离婚后探望孩子时不能把孩子带走。

离婚后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的行为,属于侵犯另一方抚养权的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应当遵守离婚协议书或者法院判决书中关于孩子探望权和抚养权的规定。如果离婚探望孩子时把孩子带走,那么另一方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中止探望权。

三、离婚后探望孩子起诉书

对于离婚的夫妻双方来讲,虽然离婚能够解决二人的之间矛盾,但是并不能够保障孩子的日常生活,这时候我们就能想到探视权,那么离婚后探望孩子起诉书应该怎么写?根据相关的规定,起诉书中应该包含一定的诉讼请求,具体还看下面的文章。

探望权起诉书范本

原告:XXX,男,1956年8月16日出生,汉族,公务员,住XX市XX区金江苑32栋69号

被告:XXX,女,1963年11月1日出生,汉族,职工,住XX市XX区马掌街64号2栋7号

原告XXX与被告XXX于2006年8月7日登记结婚,2007年3月14日生育一子。因双方感情、性格不合,婚后不久即发生争执,此后双方未再共同生活。2007年4月18日,被告提出离婚,原、被告经XX区法院主持判决,原、被告自愿离婚,儿子随被告XXX共同生活。但由于被告阻挠、拒绝原告探视,至今原告没有见过儿子一面,为了保护原告的知情权和探望权,特原告提出起诉,起诉请求和事实及理由如下:

诉讼请求:

1、请求亲子鉴定

2、如果亲子鉴定系原告亲生儿子,原告请求法院支持原告的探望权

事实与理由:

一、请求亲子鉴定:原告要确认被告所生儿子与原告有血缘关系,鉴于被告口碑不好,个人私生活复杂,生活作风有问题,为了保护原告的知情权,原告请求法院对被告所生儿子进行亲子鉴定。

二、如果亲子鉴定系原告亲生儿子,原告请求法院支持原告的探望权:原告与被告于2006年8月7日登记结婚,2007年3月14日生育一子。原告在整个婚姻存续期间并没有过错,也尽到了做丈夫的责任,履行了应该履行的义务。2007年4月18日,被告提出离婚,原、被告经XX区法院主持判决,原、被告自愿离婚,儿子随被告XXX共同生活。判决书没有明确原告探视儿子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判决书生效后,原告为保障探望权,多次亲自或委托他人就探望权的具体执行问题同被告进行磋商,但未果。原告也曾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终因被告不配合,原、被告双方未就探望权的具体落实形成统一意见。因原判决书对探视的方式、方法、时间等没有约定,法院无法具体地执行。为此,原告根据《民法典》规定:“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拥有一份完整的父爱和母爱,特向法院起诉,请求判决给予原告如下行使探望权的具体方式、时间:在每月的第一个、第三个星期六上午9时由被告将儿子送到原告住所交由原告探视,每次探视时间24小时。有关小孩的重大事宜,必须由双方协商解决,被告不能擅作主张(小孩必须姓X,这是中国传统,即合理又合法)。如果被告不允许原告探视儿子以及小孩改姓,原告有权拒付抚育费以及由此引起的一切相关费用。

综上所述,请求法院对原告的知情权和探望权给予明确的判决,请求法院依法受理。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起诉人:XXX

文章中已经详细的介绍了对于行使探视权的方式,以及当事人经过协商不成怎么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其实这种行为能更好的保障子女的成长,如果读者想了解其他关于离婚后探望孩子起诉书,可以为您提供相应的参考。

引用法条

[1]《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科技创新若干规定》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跨境品牌化运营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跨境品牌化运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跨境品牌化运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4be79cee87b347d6881fd7d0b355c95

项目档案用例管理 (1)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项目档案用例管理 (1)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项目档案用例管理 (1)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08cb4af246dffcffe1a253ab18021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