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我国死刑制度现状评析 思维导图

我国死刑制度现状评析 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补偿 浏览量:32023-03-06 03:44:5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我国死刑制度现状评析 思维导图

&nbps;&nbps;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我国死刑制度现状评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我国死刑制度现状评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e9beba7ee32e66932a7c41fdbfeeb25

思维导图大纲

我国死刑制度现状评析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内 容 摘 要

    历史上各国统治者无不重视死刑的使用,把死刑作为对付危害其统治最严重的犯罪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死刑剥夺的是人之最宝贵的权利——生命权。因此人类在适用死刑的过程中,随着对死刑认识的不断深化,死刑是否正当受到了怀疑,在200多年前终于受到了西方有识之士的反对和讨伐,从而引发了一场延续了数百年的死刑存废之争。至今死刑到底是应该存置还是应当废除仍无最终定论。我国学者对死刑制度也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很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国内要求减少死刑甚至废除死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将从罪名的等价性、死刑复核制度的科学性以及死刑执行方式的文明程度来探讨我国死刑制度的命运,同时提出笔者对于死刑制度将来走势的个人见解。

一、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

死刑又称为生命刑,是以剥夺犯罪人生命为基本内容的刑罚。死刑是凭借从肉体上消灭犯罪分子的手段来惩罚犯罪,从而达到防卫社会的刑罚方法。正因为死刑的严厉性和巨大的威慑作用,历史上各国统治者无不重视死刑的使用,把死刑作为对付危害其统治最严重的犯罪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死刑剥夺的是人之最宝贵的权利——生命权。因此人类在适用死刑的过程中,随着对死刑认识的不断深化,死刑是否正当受到了怀疑,在200多年前终于受到了西方有识之士的反对和讨伐,从而引发了一场延续了数百年的死刑存废之争。至今死刑到底是应该存置还是应当废除仍无最终定论。我国学者对死刑制度也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很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国内要求减少死刑甚至废除死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我国虽然历来对于死刑政策都是表面的软化处理,提出“不可不杀”、“尽量少杀”、“防止错杀”等口号。其中“尽量少杀”又可具体化为“可杀可不杀的,不杀”。但是真正到了体现刑事政策的时候,却往往是360度的大转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历次严打活动中看,在乱世必用重典的刑事指导思想下,原来“可杀可不杀的,不杀”的死刑口号却演变为“可杀可不杀的,杀”、“为了不放纵犯罪,要多杀”等重刑思想口号。虽然在1997年和1998年我国分别签署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开始逐渐重视在坚持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与经济犯罪的同时,保护特殊群体的人权问题。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重刑思想和重刑文化背景却并没有得到根本医治。而这种刑事政策却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立法与司法。    笔者认为,死刑制度应当的设置与完善应考虑有关国际因素,与世界主流法律文化一致。目前,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弊病之一:辐射面过广,部分罪名缺乏等价性我国死刑罪名较多。据统计,我国共有68种罪名可适用死刑,其中危害国家安全7种,危害国家军事利益和国防利益14种,危害公共安全14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8种,侵犯人身、民主权利5种,破坏经济秩序16种,贪污贿赂、侵犯财产各2种。死刑罪名较多,辐射范围较广。与此相应,我国每年判处死列、执行死刑数量也较大。对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适用死刑缺乏等价性。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已经废除这两种犯罪的死刑。其主要理由是对以获取经济利益、物质利益为目的的犯罪适用死刑明显缺乏等价性,有将生命价值量化为物质利益并进而漠视生命权的弊病。我国刑事立法中这两个罪种的死刑罪名多达70余项。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死刑适用对象相对过宽。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体现了刑事责任能力 的要求及人道关怀,值得肯定。但基于同样的理由,再结合中国已经签署的有关人权国际公约,对过于年老者(一般以70周岁为限)、精神病患者以及新生儿的母亲是否适用死刑也应慎重考虑,否则就有打击面过宽之虞。弊端之二:死刑复核权不当下放与世界多数国家在死刑复核程序上的严格与缜密相比,我国的死刑复核程序却因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权的不当下放而显得有完善之必要。应“严打”之需而下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权,由于我国法院级别管辖(中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绝大多数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一审案件)而使得死刑的二审和复核程序同时进行甚至合二为一。在“从重从快”方针指导下,这样的程序制度设计有其缘由,但我们认为,这样的程序设置有剥夺被告人获得第三次救济的权利之嫌。弊病之三: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尚欠科学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它将死刑分为必须立即执行和可以缓期执行两大类。有的学者依据主案统一的量刑标准又将后者区分为三种情况,以此实现在死刑这一统一刑罚下通过执行时间的不同来体现极端严重犯罪间的微妙判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死刑在实体和程序上的可分阶段性。可以认为,这是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死刑存在的前提下,死刑缓期制度对于限制死刑的适用(缓刑考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即可自动减为无期徒刑)具有积极意义。但这一前提却值得怀疑,此留待下文分析。此外,仅就死缓制度本身而方尚有两个问题有必要提出。其一,我们认为,对于死刑缓刑考验期内既有重大立功又故意犯罪的特殊情况缺乏相关司法解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二,对故意犯罪后经查证属实是否立即执行死刑认识上有分歧。有人认为倘若不立即执行对犯罪分子无疑是一种折磨和不人道。笔者认为,既然死刑中有不立即执行的规定,这就说明罪犯尚未改造之余地。给犯罪分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乃是死刑缓期执行的立法宗旨。循着这条宗旨分析,既然将立功与故意犯罪并存时该如何适用法律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来讨论,即承认了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存在,那么为什么不在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只要不是在缓期考验期结束之日犯的罪)后至缓刑考验期届满之日这段期间给其以立功或完成其它使立即执行的事由得以抵消的事情?竭力维护其生命权,给所有人以公平的重新做人的机会,这才是最大的人道!弊端之四:死刑执行方式有待进一步文明化我国的死刑执行方式中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枪决,少数地方开始衽注射。与美国的电椅、毒气、枪决、注射、绞刑相比,中国虽显得较为科学,但因枪决已被普遍认为不文明、不经济,且注射已开始被广大民众接受,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跟上世界先进刑罚文明的步伐;积极推广注射刑,以期使死刑执行方式进一步文明化。

二、对我国死刑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追根溯源,以上种种弊病以死刑的大量而广泛存在为前提。要根本解决问题,出路还在于严格限制死刑。改革现有死刑制度,主要有以下理由。(一) 国际形象和国际交往的问题之一。死刑制度的构成及运行状况与人权密切相关。少数西方国家及其附随长期以来在联合国人权大会上别有用心地利用死刑问题来指责中国的状况。虽然每次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在受传统人权观念影响极深的西方世界,我国的国际形象却因此受到多或少的影响甚至歪曲。由于一个国家及其民众对别一个国的印象和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格本国政府的态度及其主流媒体的倾向,而政府和媒体可能出于某些考虑而不将完整和真实的内容公诸于众。由此,我国在经死刑问题乃至人权问题上的形象被歪曲几乎不可避免。国际形象是国际交往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中国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应当在自己的控制力范围内着手对死刑制度进行合乎规律的变革。况且在死刑存在的合理性遭到普遍性怀疑的背景下,我国死刑制度又弊病丛丛,变革尤其必要。这种变革绝不是妥协,而是一种积极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如前所述,死刑是否应该废止是理性问题,同时它在我国能否被废止却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依据现实国情、完全废除死刑尚不可能:首先立法者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从97年刑法死刑扩张的事实、“治乱世用重典”观念的广泛存在看来,这一过程似乎不会很短;其次,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在传统心理特质的惰性使得普通民众和执法群体接受起来困难重重;再次,社会物质力量欠缺。废除死刑,长期监禁随之增多,经济成本大大提高,而我国现有经济水平似乎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自由刑体系。务实的态度是,从实体和程序上严格限制死刑。97刑法废止一般盗窃罪的死刑尝试及社会对它的良性反应已经从实践上证明了“限制论”的可能性。当然这也为逐步废除死刑提供了政策依据。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表示,死刑复核权要由最高人民法院收回,“如果正常,最高法将在2006年收回死刑复核权”。 2005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德国记者有关中国政府是不是有计划取消死刑的问题时说:“中国正在着手进行司法制度的改革,包括上收死刑的核准权到最高人民法院。但是出于我们的国情,我们不能够取消死刑。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国家也还都有死刑制度,但是我们将用制度来保证死刑判决的慎重和公正。”可以说为中国的司法制度改革特别是死刑制度改革方向,作出了现实规划。

参考文献1、中国法律年鉴[M]、北京: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8、1999、2001、这三种情况即:罪行极其严重,但其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尚未达到必须立即执行死刑的程度;罪行极其严重,但其主观恶性也未达到必须立即执行的程度;主观、客观均达到死刑立即执行程度,但行为人具有可以或者应当从宽处罚的其他情节。(参见高铭暄,李文峰,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论我国死刑立法的完善[J]、载高铭暄,赵秉志,21世纪刑法新问题研讨[Z],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318)。2、贾宇:《中国死刑必将走向废止》,《法学》2003年第四期3、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民法典总则思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民法典总则思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民法典总则思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bde6c50c8d34bb263ff9e96e0210587

如何提升客户忠诚度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如何提升客户忠诚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如何提升客户忠诚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d32ee4f830f4f6fdc86569cf46b35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