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对矿难赔偿责任的法律、经济与社会思考思维导图

对矿难赔偿责任的法律、经济与社会思考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谁相伴 浏览量:22023-03-06 19:57:45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对矿难赔偿责任的法律、经济与社会思考思维导图

矿难发生后应当由谁来承担责任?这个表面上显而易见的问题其实有其值得思考的多个维度。从目前已经处理的情况来看,矿难的法律责任由矿主来承担,某些政治责任由部分政府官员来承担,而经济责任则出现矿主与政府分担的情况。其中,前两者的责任受到普遍认可,而政府的经济责任分担则引发了法律与其他方面的讨论。例如,据媒体报道,目前山西、河北等省规定,煤矿每工亡1名职工,赔偿不低于20万元;河北省还规定,非煤矿山每工亡1名职工,赔偿不低于15万元,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在实际操作上,有的煤矿参加了工伤保险,先由工伤保险基金支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对矿难赔偿责任的法律、经济与社会思考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对矿难赔偿责任的法律、经济与社会思考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bf9e4be9b9ed9ed160c9844d70723a0

思维导图大纲

对矿难赔偿责任的法律、经济与社会思考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政府补偿的合法性置疑

对政府补偿的合法性置疑主要是针对补偿标准不统一,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冲突的情况,具体表现为2个问题:第一,各种赔偿标准的公平性由什么来确定?第二,当标准不一致时应当如何选择?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同样的伤害应当产生同样的救济是一项基本原则,但是这项原则的重点是“同样”。如果是不同的损害,那么结果就应该另当别论。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应当是以结果论还是以损害行为的属性论。假设按损害后果论,如果同样造成了残疾的后果,但是行为的出发点不同,也应当承担一致的后果;以行为的性质为标准,则只要行为是相同的,不论结果如何,都应当承担一致的后果。从《工伤保险条例》看,是以行为属性为标准的。但是对行为的属性没有进一步划分,例如不同类别的工伤危险性不一样,所以,从分类来看仍缺乏科学性。各地方的变通,主要是增加了分类的复杂性,例如按照行业(煤矿)来区别。 由此可见,如果将矿难与其他行业的工伤损害赔偿进行区别,原则上应当是允许的。对地方法规变通上立法的合法性进行检验的标准是:地方的规定是否符合《立法法》所限制的范围,包括立法主体资格、立法的范畴等。如果符合,则可以;如果违背,则属于越权。法律面前平等的标准不应当局限在平均,例如对矿工的工伤赔偿与对公务员的工伤赔偿在数字上的一致。差别对待有时候是为了适应事物的差异属性,也是一种平等。除了一些最为根本的分类之外,例如对人种与性别的分类外,一般的分类体现了平等(差异)而不是歧视。此外,工伤赔偿的标准还与以下条件有关:(1)工伤赔偿的契约属性;(2)工伤赔偿作为国家立法规定时所体现的民意。所以,我认为,平等与否,主要是看合法与否。

政府补偿的正当性置疑

对政府补偿的正当性置疑,事实上更值得我们注意。表面上看,如果工伤赔偿的数额过高,就会出现政府埋单的情况。但是政府是否应当埋单,取决于:(1)政府对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是否存在明示或默示的责任;(2)政府所支付的究竟属于抚恤还是赔偿;(3)抛开具体问题,从一般立法政策出发,如何处理矿难等所造成的损害后果最有利于行业发展,有利于矿工、政府与国家利益。 首先,政府对矿难等事故的责任属性主要是监管不力,与矿难无直接关联。如果政府应当承担责任,责任的方式应当为政治责任。除非政府的作为或不作为直接导致对人损害,这种情况下,应当按照国家赔偿来支付损害赔偿。 目前,政府将所支付的费用称为抚恤金,在法律上依据不足,实际上也是在为不能支付的直接责任人代偿损害赔偿。根据《劳动法》与《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死亡家属的抚恤应当主要来源于工伤保险基金;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条例》还提供了一整套计算抚恤金的公式。可见,政府在此范围外所提供的抚恤,显然超越了法律的授权。不但如此,由于政府的抚恤来自于公共财政,实则不可避免地挪用了其他纳税人的税金。由于政府的“抚恤”通常发生在矿主无力支付赔偿(例如在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况下)时,所以直观上构成了政府为违法矿主埋单的结果。 法律与政策的设定应当达到惩恶扬善的作用。但是,如一再发生的悲剧所证实的,无论是对矿主的惩戒还是政府的埋单行为,都非但未能有效地抑制黑煤窑或其他违法开采,也没有实现对矿工人身安全的有效保障。无庸讳言,政府在此过程中颇有“吃力不讨好”的压力。究其根本,就在于惩罚矿主与政府替矿主埋单的政策与规定本身存在问题。 其次,提高赔偿产生2种后果:其一,导致矿主提前转移资产;其二,对没有主观过失的矿主,矿难的损害都由其来承担也是不适当的。当然,除此之外,如果矿难家属普遍产生由政府兜底的“预期”,那么政府就必须用公共财政来支付赔偿。这就导致“拆西墙补东墙”“将手伸到别人口袋拿钱”的后果,引起进一步的合法性置疑。 事实上,任何惩戒性条款的效用都取决于外部的制度条件,包括追查的可能性、惩戒与利益权衡孰轻孰重,以及相对人本身的自我约束机制、其他外部条件对危害行为的制约等等。有政府“兜底”,矿主们规避惩罚的最佳选择也倾向于“藏匿资金”与“潜逃”,或者“搞定某些权威”,而非及时补偿矿难工人。

矿难责任分担的法律思路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普米族介绍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普米族介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普米族介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d93920959874f7b4b8b927804a84237

人工智能相关职位与工作内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工智能相关职位与工作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工智能相关职位与工作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89b60de2c5d1214e057b8ede8c9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