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救火的人死了该找谁思维导图

救火的人死了该找谁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最美的情书 浏览量:32023-03-06 23:40:53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救火的人死了该找谁思维导图

见义勇为是传统美德,不少人也是热心肠,面对不平事情也会见义勇为。但是,有些人见义勇为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那么救火的人死了该找谁呢?接下来就由树图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救火的人死了该找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救火的人死了该找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救火的人死了该找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d0764b13015cb8beb7eb9c6cc702a52

思维导图大纲

救火的人死了该找谁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救火的人死了该找谁

(一)有用人单位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情形,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亡,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有: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丧葬费为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二)没有用人单位的,按当地见义勇为办法予以奖励。

  

二、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

(一)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二)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三)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在于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

(四)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三、见义勇为的法律构成要件

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构成见义勇为行为至少需要下列四项法律要件,

(一)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都无关紧要。因此,只有将见义勇为的实施者定义为自然人,才能够符合其法律特性。

(二)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所谓的危难救助行为是指当国家、集体、社会、公民个人财产及公民个人生命安全遭到威胁之时,行为人实施了旨在降低损失或威胁的行为,进而产生了相应后果的一切行为。这种行为一般都是在危险的情况下出现,并且伴有较强的风险性。

(三)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所谓法律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救助效果,但是存在与救助对象的法律约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能够算作见义勇为。换句话说,只有行为人的行为超越了法律约定的职责或不具备法律约定的救助义务以外,才能够成为见义勇为。

(四)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原则上说,见义勇为行为要求行为者必须在主观上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并且由此产生的行为,这种意愿必须带有正义感,才符合见义勇为的标准。即使行为者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上述结果,但是主观上仅仅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那么也不能构成见义勇为。

引用法条

[1]《工伤保险条例》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马路上有什么?》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马路上有什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马路上有什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93c2fd98fe3a63f7d5e1ef7207197e2

基于unity的人车碰撞检测及动力学分析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基于unity的人车碰撞检测及动力学分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基于unity的人车碰撞检测及动力学分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22f3fdacaabc3798530536ccdaeca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