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什么是强制执行公证不可诉思维导图

什么是强制执行公证不可诉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琴瑟如你 浏览量:32023-03-07 10:02:1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什么是强制执行公证不可诉思维导图

强制执行是需要一定条件下才可以执行的,如果没有了相应的条件,则称之为不可诉。强制执行不是可以执行由法院决定。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什么是强制执行公证不可诉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什么是强制执行公证不可诉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8e6255e58c3cad8908a4f7b7ab2e4f5

思维导图大纲

什么是强制执行公证不可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适用条件和范围的厘定

所谓公证债权文书,即是指经过公证程序公证的债权文书。 从其是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来看,公证债权文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另一类是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对其需要符合的条件和具体范围,相关 的法律法规进行了严格的限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 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 发布的《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以下简称《 联合通知》)对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应当具备的条件和范围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综合上述两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应当具 备以下三个条件:(一)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二)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三)债权 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范围应限定在以下范围:(一)借款合 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二)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三)各种借据、欠单;(四)还款(物)协议;(五)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 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六)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另外,对于在履行过程中的未经公证但符合上述范围规定的债权文书,债务人 同意公证并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经申请,公证机关可以依法赋予该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

二、公正债权文书的不可诉性的若干分析

2008 年1 2月 2 6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 批复》)。《批复》的发布施行明确了有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是否具有可诉性的法律适用问题。公正债权文书的不可诉性分析可以从债权人和债务人 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债权人不宜提起诉讼

首先,对公正债权文书提起诉讼可能导致双重执行依据,不符合“一 事不再理”原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和《公证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同法院生效裁判、仲裁裁决具有同等的法 律效力,都是执行依据。如果允许对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再提起民事诉讼,债权人就能会同时获得公证债权文书和法院作出了裁判结果,当出现人民法 院的裁判结果与公证债权文书规定的权利义务不一致的情形时,就会造成存在两个不一致的执行依据的结果,从而给人民法院的执行造成混乱。况且债权人提起诉讼 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执行依据,而其在获得公正债权文书后就已经有了一个执行依据,这种获得双重执行依据的现象也与“ 一事不再理”的基本原则相违背。

其 次,债权人不得起诉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及减少诉讼成本。经公证的债权文书, 已经经过了一套严格的法定程序,事前承诺强制执行,就是对可能发生纠纷选择了化解途径与方式,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其立法目的也是为了在保护债权人程序选择 权以保护其合法利益的同时也对其程序选择权进行一定范围的限制,以最终减少纠纷处理的繁琐,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因此,对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再 提起民事诉讼显然与立法目的相违背。

最后,债权人不得起诉有利于对债权人和债务人平等保护,体现法律的公平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 请执行的期限是对申请人的义务,申请人必须遵守,申请人要对没有在申请执行的期限内提出执行申请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申请人由于己的原因丧失了法律 规定的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又转而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当不予支持。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人申请执行的期限延长为2年,而且适用诉讼时效关于中止、中断等规定, 如果申请人在这期间放弃申请,可视为其对自身权利的漠视和放弃。

(二)债务人不宜提起诉讼

一方面,依据 《公证法》的明文规定,公证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其中一个条件是“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的承 诺。” 因此,依照债务人的承诺,其不能再提起诉讼。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债务人提起诉讼的目的是为了对抗法院的强制执行、拖延还债期限。允许债务人提起诉讼,无 异于是鼓励债务人不守诚信 ,同时又使公证 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制度的存在失去意义。

三、 “确有错误”的救济途径

公 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就争议内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受理。《批复》“ 但书” 是对《公证法》第三十七条和第四十条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即对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 ,只有在法院认为确有错误。裁定不予执行的情况下,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才可以就争议内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是对公证债权文书当事人救济 权利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是否执行公证债权文书有权进行审查,经过审查,认为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应当裁定不予执行。如果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当事人、公 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就争议内容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 行,实际上是公证债权文书本身有错误,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 院要发挥 司法 监督 公证的职能作用。依法裁定不予执行。人民法院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 书将导致债权债务关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民事 诉讼解决存在的争议。明确权利义务关系。 此时, 经过公证的债权文书在审理时可以作为证据来使用。

综上所述,对于债务人与债权人的责任不明确的,以及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的情况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则可能会不可诉。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四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三十七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课程的适应群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课程的适应群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课程的适应群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a777556fb344d604a74a995b567a0aa

育人目标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育人目标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育人目标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22d793e131c79b33604d1736fe7e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