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将至,春节也已不远,人们的应酬日渐增多,免不了有喝酒的时候。随之选择“代驾”救场的情况越来越多。记者采访发现,利用“代驾”骗车骗钱的案例开始出现,法官提醒:“代驾”最好找正规代驾公司,签代驾协议,并约定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损害承担方式。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代驾”诈骗成为新型骗术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代驾”诈骗成为新型骗术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49fc3153b3b2c911813220db3c21f50
“代驾”诈骗成为新型骗术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前不久,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法院宣判了一起利用酒后“代驾”骗车案,发人深思。案件的经过是这样的:今年4月的一天,沈阳市民张力和老同学喝酒后,不敢再驾车,随即看到路边电线杆上有一则代驾广告,于是把电话打过去。对方称自己姓郑,有20年的驾龄。张力自感放心,便答应由其过来代驾。很快,郑某赶了过来。在商定代驾价格后,张力打开驾驶室的门走下车,从车子外往副驾驶室走。可还没等他拉开副驾驶室的车门,郑某一脚油门,就把张力这辆价值10余万元的车开走了。
沈阳市铁西区法院认为,郑某诈骗公民财物,数额巨大,已经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立案标准)。鉴于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予以从轻处罚。为此,一审判处郑某有期徒刑4年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办案法官认为,这起诈骗案属于新型诈骗案,被告人通过“小招贴”的方式招揽生意,在有陌生人拨打电话后先骗取对方的信任,然后实施诈骗。法官为此提醒广大司机:酒后找“代驾”没错,但找“代驾”时,不要轻信街头小广告,最好找正规代驾公司。
据悉,目前代驾骗车还是少数,更多纠纷来自于代驾者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或是车辆受损。对此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王洋建议,由于现在代驾行业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服务标准,也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代驾公司更多的只是靠自律来保证服务的质量,所以,签订代驾协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签代驾协议后,还应约定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损害承担方式,以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权益。
延伸阅读:诈骗罪 量刑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新型电子商务模式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新型电子商务模式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d2c11f7deaf31049f28948516014359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杜禹坤被诈骗案事件发生时间轴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杜禹坤被诈骗案事件发生时间轴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a3e5f064a9633f1866d9cebbafb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