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恶意透支型犯罪与自诉案件思维导图

恶意透支型犯罪与自诉案件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茶饭无心 浏览量:02023-03-08 10:41:03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恶意透支型犯罪与自诉案件思维导图

核心导语:我们在进行刑事自诉的时候,需要满足一些条件的要求,但是在恶意透支型犯罪未属于为是自诉案件,那么是否可以被列入为是自诉案件呢?主要的情况可以是怎么样把握呢?下文树图网小编与你一起详细进行分析。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恶意透支型犯罪与自诉案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恶意透支型犯罪与自诉案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80b40283a3ab9f9ae5f7b104c776d86

思维导图大纲

恶意透支型犯罪与自诉案件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所谓恶意透支型犯罪,是指根据刑法第196条及相关规定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从司法实践来看,80%以上的被告人在被刑事追诉后,往往主动归还了高额的透支本息款,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往往对其作取保候审处理,而60%以上的被告人被作相对不起诉处理。笔者认为,此类恶意透支型犯罪案件完全可以列入刑事自诉案件之列,坚持不告不理制度。

一、减少司法介入,有利于缓解社会对抗。

从刑法规定“恶意透支”的定义角度上看,持卡人并非以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人,而是具有真实身份、合法的信用卡持有人;从情理上看,这种信用卡透支是建立在双方事先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信用消费,也就是说银行先埋单,个人后还款并付一定手续费的合同关系下的行为。从后果上看,信用卡透支不还,不管是善意透支还是恶意透支,超过一定期限不还都将交付较高的滞纳金。从客观证据的形成来看,是否两次催收,是否超过规定限额和期限,主要是从银行相关报表上体现,银行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所以,将“恶意透支”行为作为刑事公诉案件处理,一直以来遭人诟病。相反,将这种“恶意透支”行为作为刑事自诉案件,由于减少了公安、检察机关的司法介入,将双方的行为作为平等的主体来进行审理,可以缓解这种对抗情绪。同时,被害人可以提出反诉,通过相关证据主张自己的权利。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虽然在量刑上体现了司法机关以人为本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由于司法机关介入“恶意透支”调查,使银行持卡人在心理上无法释怀,即使归还了透支款项,也不一定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罪过。

二、适用调解结案,有利于实现定分止争。

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需要满足三个客观要件,即数额要件、催收要件和时间要件。这三个客观要件都很容易理解,但是恶意透支还需要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司法机关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需通过考察持卡人透支前的财务能力、透支后的消费情况及应对方式来推断其主观心态。但是如何判断“明知”,又如何定义“肆意挥霍”,这些模糊概念在实践中往往发生歧义,可能出现法律适用不统一的情形。

对于自诉案件,自诉人在法院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也可以撤回起诉。如果作为刑事公诉案件,则被害人失去了调解结案或撤回起诉的可能。事实上,信用卡恶意透支案件中,如果通过法院促成调解,持卡人大多能主动归还欠款,这种结案方式双方都能接受,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

银行向持卡人签发信用卡时,依法有审慎审查持卡人支付能力的义务。银行如果向明知不符合条件者滥发信用卡,无异于引诱持卡人恶意透支,并直接提供了恶意透支的工具和便利,因而从情理上讲,银行对于最终的损害后果同样具有过错。尤其在最近几年,由于银行之间恶性竞争,出现滥发信用卡的现象。

如果作为自诉案件,让双方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在诉讼过程中,银行为了胜诉,其必须主动收集相关证据,有效地应对庭审诉讼,否则可能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行为埋单或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为了缓解这种压力,驱使其不得不加强自身工作体系建设,促进银行信贷的健康运行。这样,既可以强化银行的责任,减少恶意透支的情况发生,且通过银行不断积累经验,努力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建立起稳定的市场信誉制度。

四、有效减少和节约司法成本。

将恶意透支行为作为刑事公诉案件,明显增加了公安、检察运用司法权力的环节,实际上将个别人的行为所应付出的成本转嫁给了公众,由政府出面动用国家暴力为银行讨债。从司法实效来看,由于大量的信用卡透支行为,在公安侦查过程中即将余款还清,且偿付了数额较大的滞纳金,检察机关也都作了相对不诉处理,即使起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宣告缓刑或免予刑罚。

可见,刑罚并非是必要手段,也完全可以被其他手段替代,如对符合发卡条件的持卡人恶意透支,银行可以约定较高的滞纳金,通过市场手段刺激持卡人的谨慎心态;可以调整透支限额,避免损失过大等等。因此,在无法追回欠款时,银行可以通过自诉的方式向法院起诉,这样做可节约大量的司法人力物力,减少不必要的诉讼。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人工智能相关职位与工作内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工智能相关职位与工作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工智能相关职位与工作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89b60de2c5d1214e057b8ede8c98004

政府与民众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政府与民众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政府与民众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9f7e36333cacf4863a7d63e25381e1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