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思维导图

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深拥意中人 浏览量:52023-03-08 12:13:4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思维导图

在共同犯罪中,其种类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各个犯罪类型如何区分与鉴别。那么,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图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7b495cb890541088f790cb196a64a16

思维导图大纲

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共同犯罪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一)主犯概念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可以看出我国刑法中的主犯有以下三种:

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组织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种。

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是首要分子的一种。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是聚众犯罪的聚首,是犯罪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挥者。

3、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指主要的实行犯。

(二)从犯的概念

刑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看,从属于主犯;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起次要的或者辅助作用。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从犯,即次要的实行犯。所谓次要的实行犯是相对于主要的实行犯而言的,是指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属于次要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即帮助犯。所谓辅助作用就是指没有直接参加犯罪实行,而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实行犯,促成其犯罪结果。由于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只是居于辅助性的地位,因此不可能起主要作用,只能是从犯。

(三)胁从犯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8条规定,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四)教唆犯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9条第1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是教唆犯。

在刑法理论上,所谓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实行犯罪意图的人。具体些说,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怂勇、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的人,使他人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

二、共同犯罪主犯从犯是如何处罚的

1、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不论其是否参与、策划甚至知悉);对其他主犯,应按照其所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主犯的认定:引起犯意起决定作用,犯罪结果出现起决定作用

2、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从犯:从犯的作用或者是起辅助作用的.或者是起次作用的,前者即帮助犯,后者即次要的实行犯.可见实行犯也并非一律是主犯,也有属于从犯的可能的(主要看作用是否为次要的) 从犯的处罚原则: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

附:刑法中明确规定的为特定犯罪提供资助、协助等帮助行为但不作为共同犯罪论处的情形:①、向背叛国家、分裂国家、武装叛乱、暴乱颠覆国家政权等犯罪活动进行资助行为的,直接单独定性为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107条):②、向恐怖活动组织或者实施恐怖犯罪行为提供资助的行为,直接以资助恐怖活动罪(修正后的第120条之一):③、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直接以协助组织卖淫罪论处(第358条第3款);(但需要注意,并不是说这些犯罪的内容都是相关犯罪的帮助行为,存在不是共犯的其他帮助行为)。④特殊: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即使没有此罪也不按共犯处理。

附:教唆行为单独规定为犯罪行为: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军人逃离部队罪;教唆他人吸毒罪;引诱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妨害作证罪。

3、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1、胁从犯仅包括被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不包括被诱骗而参加犯罪的情形;

2、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并非完全丧失意志自由,仅是不完全自愿地、而尚有选择的自由,否则,可以认定为不可抗力或者紧急避险而不负刑事责任;

3、胁从犯的处罚原则,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四)教唆犯

煽动是针对不特定人,教唆是针对特定人

1、教唆犯的成立:

(1)教唆主体合格:被教唆者能独立承担刑事责任;否则成立间接正犯。

(2)教唆行为:引起他人(本来没有)的犯罪故意;

如果教唆行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进而实施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即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则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该教唆犯便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或简称为共犯教唆犯。如果行为人虽然实施了教唆行为,但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在教唆犯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则无共同犯罪可言,该教唆犯就是单独教唆犯。

教唆行为必须是唆使他人实施较为特定犯罪的行为,让他人实施所谓不特定犯罪的,难以认定为教唆行为。但是,只要所教唆的是较为特定的犯罪,即使该犯罪的对象还不存在,而是以出现对象为条件的,也不失为教唆行为。例如,教唆怀孕妇女在分娩后杀死婴儿的,也成立教唆行为。另一方面,教唆行为的成立不要求行为人就具体的犯罪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做出指示。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11共同犯罪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1共同犯罪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1共同犯罪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5751e9f130cebb012054e3cc9e35109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考点:共同犯罪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考点:共同犯罪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8年司法考试二卷《刑法》考点:共同犯罪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581bdf2c41812cc7913c061bd32b3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