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中止犯罪的情况,那么你知道犯罪中止处罚规定是什么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图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犯罪中止处罚规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犯罪中止处罚规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37ca6221b1d7e78e716cbe5bf196743
犯罪中止处罚规定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犯罪中止的处罚规定:对于中止犯,未造成损害的,应当对其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则应当对其减轻处罚。而只有行为人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且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的发生的,才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概念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过程中”,是指从犯罪预备起到犯罪既遂前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犯罪的预备、着手、实行和行为实施完毕之后追求的结果发生之前。”
《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较为特殊:
明确是“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备犯、未遂犯那样“可以”从宽处罚;
注意对中止犯的处罚也不同于预备犯、未遂犯那样比照既遂犯进行处罚;
明确对中止犯的处罚关键看是否造成损害结果,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没有造成损害或是造成了损害。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换言之,是否造成损害,不是构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处罚中止犯的量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