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犯罪中止的条件有哪些思维导图

犯罪中止的条件有哪些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放手你走 浏览量:02023-03-08 12:52:49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犯罪中止的条件有哪些思维导图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非常多的犯罪行为,一般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时,很多时候会因为客观因素的影响中止犯罪,那么犯罪中止的条件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图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犯罪中止的条件有哪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犯罪中止的条件有哪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968d43c334110755cbdab1c666a4cda

思维导图大纲

犯罪中止的条件有哪些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犯罪中止的条件有哪些

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也就是说,犯罪分子本来有条件把犯罪行为实施终了,直到发生本来所希望的犯罪结果;但是却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动放弃了犯罪意图,停止了犯罪活动。必须是彻底地停止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谓自动,就是说必须完全出于自己的意志,因自身产生恐惧而放弃犯罪。在犯罪过程中受到被害人或第三人(如警方)威慑,而心中产生恐惧放弃犯罪的,不属于犯罪中止。

二、犯罪中止发生在什么阶段

犯罪中止发生在犯罪既遂前的阶段。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后造成损害的需负刑事责任,没有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三、犯罪中止处罚的原则是什么

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较为特殊:

首先,明确是“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备犯、未遂犯那样“可以”从宽处罚;

其次,注意对中止犯的处罚也不同于预备犯、未遂犯那样比照既遂犯进行处罚;

其三,明确对中止犯的处罚关键看是否造成损害结果,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没有造成损害或是造成了损害。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换言之,是否造成损害,不是构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处罚中止犯的量刑因素。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微环境检测与文物保护App的类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微环境检测与文物保护App的类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微环境检测与文物保护App的类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f9c0d5c416a59c0ed5fd8bbadfbde19

怎样打造个人的智能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怎样打造个人的智能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怎样打造个人的智能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22d8533ba77f8d3115649b847d01f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