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思维导图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凉笙微凉 浏览量:02023-03-08 13:01:5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思维导图

在刑法案件里,大家时常能看到“犯罪既遂”跟“犯罪未遂”,这两者在刑法上是两个概念,那么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什么?树图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12a10f76dfd068f6a591624ef9367e8

思维导图大纲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

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第二章:

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二条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三条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未遂的形态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未遂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着手不是犯罪行为的起点,而是犯罪的实行行为的起点。着手标志着犯罪行为进入了实行阶段,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实行行为,而且着手本身就是实行行为的一部分。着手标志着预备阶段已经结束,但着手不是预备阶段的终点,因为许多犯罪在预备行为实施终了后,由于某种原因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 (二)犯罪未得逞 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基本标志。 (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始终违背犯罪人意志的,客观上使犯罪不可能既遂,或者使犯罪人认为不可能既遂从而被迫停止犯罪的原因。在犯罪未遂的情况下,行为人希望发生危害结果的意志并没有改变与放弃;之所以没有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并非由于行为人放弃犯意,而是某种原因使得行为人追求的结果没有发生;这种原因违背了行为人的本意,与其犯罪意志相冲突。 犯罪未遂的上述三个特征使得其分别与犯罪预备、犯罪既遂、犯罪中止相区别;只有同时符合上述三个特征的,才能成立犯罪未遂。

三、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现形式

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

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3、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基本犯罪构成结果以外的严重结果的犯罪。

4、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

既遂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分则对所触犯法条规定的法定刑直接处罚。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十五部分 争端的解决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十五部分 争端的解决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十五部分 争端的解决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6bb33386060c20c00d805177b179cf6

1、课题1:早期风险识别、筛查与管理技术遴选、整合和评估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课题1:早期风险识别、筛查与管理技术遴选、整合和评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课题1:早期风险识别、筛查与管理技术遴选、整合和评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e741c193ec4e0e81ec2e43505a19d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