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犯罪,是刑法分则中特殊类型的罪名。因为它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并不是一般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触犯的。少部分国家工作人员为了利益等一些原因却要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受贿犯罪未遂怎么认定呢?我相信你对这个问题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今天树图网的小编就带你详细了解这个问题。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受贿犯罪未遂怎么认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受贿犯罪未遂怎么认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6372f0f1ffd9a4036b4248eccb890d8
受贿犯罪未遂怎么认定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索贿。即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
2、收受贿赂。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被动受贿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就构成受贿,而不要求行为人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个条件。
3、受贿罪在客观方面除了有索贿和收受贿赂这两种基本行为形态外,还包括以下两种表现形式:①收受回扣、手续费。如《刑法》第385条第二款规定。②斡旋受贿。如《刑法》第388条规定。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
2、受贿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权利所形成的便利条件。
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1)索贿。即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
(2)收受贿赂。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被动受贿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就构成受贿,而不要求行为人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个条件。
受贿罪在客观方面除了有索贿和收受贿赂这两种基本行为形态外,还包括以下两种表现形式:①收受回扣、手续费。如《刑法》第385条第二款规定。②斡旋受贿。如《刑法》第388条规定。
3、犯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故意
根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的规定:
1、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情节较轻,能主动坦白,积极退赃,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适用缓刑。
2、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一万元以上,除具有投案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等法定减轻情节的之外,一般不适用缓刑。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一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适用刑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减轻处罚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量刑的,一般不适用缓刑。对其中犯罪情节较轻,积极退赃的,且在重大生产、科研项目中起关键性作用,有特殊需要,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可以适用缓刑,但必须从严掌握。
3、对下列受贿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一)不如实供述罪行的;
(二)不予退缴赃款赃物或者将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三)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的;
(四)犯有数个职务犯罪依法实行并罚或者以一罪处理的;
(五)曾因职务违纪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分的;
(六)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等特定款物的;
(七)受贿犯罪中具有索贿情节的;
(八)渎职犯罪中徇私舞弊情节或者滥用职权情节恶劣的;
(九)其他不应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