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怎样才算犯罪未遂?它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思维导图

怎样才算犯罪未遂?它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钻石心 浏览量:12023-03-08 13:12:5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怎样才算犯罪未遂?它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思维导图

犯罪预备: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我国刑法学界认为这只是对犯罪预备行为的描述,并非犯罪预备的概念。根据这一规定及有关刑法理论,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怎样才算犯罪未遂?它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怎样才算犯罪未遂?它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ae44fe2236f8ff70a21c940a1718a69

思维导图大纲

怎样才算犯罪未遂?它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

犯罪未遂的特征: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行为进入了实行阶段。

(2)犯罪未得逞。通常表现为没有发生犯罪结果,但并不是凡是发生了犯罪结果的都是犯罪已经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犯罪中止具有:中止的时间性、中止的自动性、中止的客观性和中止的有效性四个特征

(1)中止的时间性;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犯罪还没有形成结局,既不是未遂,也不是既遂。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的,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

(2)中止的自动性;即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

(3)中止的客观性;

(4)中止的有效性。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否则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而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犯罪主体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行事责任能力的人;第二,有共同的犯罪故意;第三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c248038eedd533c6e475027c13ca59f

厌卷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厌卷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厌卷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e46f965fa2746a47737c4a14f0938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