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怎样思维导图

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怎样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撩你成瘾 浏览量:22023-03-08 13:18:46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怎样思维导图

我国是严厉打击犯罪份子的,一旦行为人发生了违法犯罪行为,就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实际中,或许人们对于刑事犯罪中的犯罪形态区分的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怎样?接下来由树图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怎样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怎样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37e22cded8b8e81a4396d29b50417c6

思维导图大纲

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怎样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是怎样

1、犯罪预备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我国刑法学界认为这只是对犯罪预备行为的描述,并非犯罪预备的概念。根据这一规定及有关刑法理论,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犯罪中止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二、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1、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

2、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

3、概念不一样。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

4、处罚不一样。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三、对犯罪预备如何处罚

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构成犯罪预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主观上具有某种犯罪目的;

2、犯罪分子为实施某种犯罪而进行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

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预备阶段的某一点上。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微环境检测与文物保护App的类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微环境检测与文物保护App的类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微环境检测与文物保护App的类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f9c0d5c416a59c0ed5fd8bbadfbde19

怎样打造个人的智能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怎样打造个人的智能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怎样打造个人的智能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22d8533ba77f8d3115649b847d01f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