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思维导图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我养你 浏览量:62023-03-08 13:41:0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思维导图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都是刑法中的犯罪心理。故意犯罪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二放任结果发生的;过失犯罪是指因为疏忽大意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结果的。接下来树图网小编将为您介绍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的法律知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af28fd662d6fa1015040f53c60ec7ee

思维导图大纲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故意犯罪的规定,故意犯罪是指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样的行为的发生和结果的产生。因此故意犯罪体现出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较大,根据该条规定,对于故意犯罪,都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在故意犯罪中,还可以将其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过失犯罪,刑法规定必须要由刑法明文规定是犯罪的,才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在主观恶性上明显不同,故意犯罪是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则是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由于主观上的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而导致了结果的发生。因为对于过失犯罪,只有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后果,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的。

 

二、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结合,不成立共同犯罪:

即一人出于直接或间接的故意而实施的某一行为,与另一人因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而施行的某一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此种情况也是根据各人的罪过形式和行为形态,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如医生甲为杀乙故意加大处方的药量,护士丙因工作不上心未发现而直接用药,造成乙死亡。则甲构成故意杀人罪,而丙因过失构成医疗事故罪,二人不是共犯。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网站页面设计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网站页面设计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网站页面设计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e54b1650765ad6fb828347fa0a21333

课程的适应群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课程的适应群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课程的适应群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a777556fb344d604a74a995b567a0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