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见死不救犯罪吗思维导图

见死不救犯罪吗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时光静好 浏览量:22023-03-08 15:05:53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见死不救犯罪吗思维导图

见死不救可能犯罪。在刑法理论中,有一种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所谓“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一种情况,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没有做的情况。因此,见死不救有可能犯罪。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见死不救犯罪吗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见死不救犯罪吗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1c86cce71bb1a092fbf0061497c9651

思维导图大纲

见死不救犯罪吗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见死不救犯罪吗

二、见死不救犯罪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路人见死不救犯法吗

路人见死不救不犯法,只是道德的问题而已。

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对于你提出的“路人见死不救犯法吗”问题,路人和你非亲非故的,没有救你的义务,所以路人即使是看到你有生命危险不救你也不会犯法的,只要自己良心过得去就可以了,但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些如果见死不救就会构成故意杀人罪。你可以咨询网的律师。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犯罪客观方面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犯罪客观方面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犯罪客观方面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138d1c51e07d44bfbd4661eefd3a035

犯罪构成(客体)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犯罪构成(客体)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犯罪构成(客体)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568cd85654a986a5eba34ce6333bd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