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共同犯罪中对个别共犯认定犯罪中止不宜过严思维导图

共同犯罪中对个别共犯认定犯罪中止不宜过严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心不动则不痛 浏览量:02023-03-08 17:48:2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共同犯罪中对个别共犯认定犯罪中止不宜过严思维导图

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成立犯罪中止,须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那么在共同犯罪中是否只要有犯罪结果发生,就不存在个别共犯的犯罪中止了呢?笔者认为,可分情况独立考查个别实行犯的中止行为。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共同犯罪中对个别共犯认定犯罪中止不宜过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共同犯罪中对个别共犯认定犯罪中止不宜过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3230acebd5efad523976ca7bd87e034

思维导图大纲

共同犯罪中对个别共犯认定犯罪中止不宜过严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对于加入犯(即在其他共犯实行犯罪过程中临时加入进来的)或其他共犯,如果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既没有组织、指挥、出谋划策或用语言鼓励他人实行犯罪,也未配合、协助他人实施犯罪,只是跟从,而最后又未亲身完成犯罪,其对他人完成犯罪的支持作用比较轻微,则可以不以他人既遂为既遂。其自动中止犯罪的,可认定为犯罪中止,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因情节显著轻微而不认定为犯罪。

第二,行为人在前期行为中积极实施犯罪,但后来因某种原因,自己不但自动中止犯罪,而且在危害结果发生以前,又尽最大努力制止其他人继续实施犯罪的,但由于客观原因未能有效阻止犯罪结果发生,可认定为犯罪中止。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成立犯罪中止,必须以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为前提,即必须具备“有效性”。这对于一人犯一罪的案件不存在问题。但在共同犯罪中,由于掺杂了其他共犯的因素,适用有效性标准则过于严格。在其他共犯执意实施犯罪的情况下,要求其做到有效制止犯罪,很多情况下是勉为其难的,不利于鼓励行为人中止犯罪。只要行为人在自动放弃犯罪后,又阻止其他人继续犯罪,并为防止危害后果的发生尽了真诚的最大努力,以消除自己前行为对其他人完成犯罪的积极作用,如奋力阻止、帮助被害人逃跑、打110报警等,但因身单力薄等原因而未避免结果发生,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笔者认为,认定共同犯罪个别共犯是否成立犯罪中止,应在坚持共同犯罪原理的前提下,采取从宽的原则,以鼓励共同犯罪行为人中止犯罪,尽可能减轻危害后果。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学思政课教学技能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学思政课教学技能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学思政课教学技能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8be4a0431c9f525d747120633c263fa

CPU设计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CPU设计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CPU设计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4fee6c5bc3c708765f6afb57d4815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