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恶意透支信用卡是什么罪思维导图

恶意透支信用卡是什么罪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清风和酒 浏览量:02023-03-09 00:45:13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恶意透支信用卡是什么罪思维导图

恶意透支信用卡是什么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以及“恶意透支”认定处罚的相关问题,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了界定,以区别于善意透支的行为。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恶意透支信用卡是什么罪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恶意透支信用卡是什么罪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c233d74511cb4f536b022b6a434a9f0

思维导图大纲

恶意透支信用卡是什么罪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根据《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一,在司法解释中,对“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这里面就排除了因为没有收到银行的催款通知或者其他的催款文书,而没有按时归还的行为,持卡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或者文书,过了一定的期限没有归还的,不属于“恶意透支”。

第二,因为“恶意透支”这种信用卡诈骗犯罪是故意犯罪,因此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该行为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是区分“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一个主要界限,只有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透支的才属于“恶意透支”,才构成犯罪。

这次司法解释中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合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列举了六种情形,比如明知无法偿还而大量透支的不归还;肆意挥霍透支款不归还;透支以后隐匿、改变通讯方式,逃避金融机构的追款等。这些情形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表现。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电商行业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电商行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电商行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9790878d77d2c7e6f7f91474ec8167f

犯罪客观方面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犯罪客观方面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犯罪客观方面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138d1c51e07d44bfbd4661eefd3a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