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欺诈和诈骗有什么区别,诈骗和欺诈的后果是什么思维导图

欺诈和诈骗有什么区别,诈骗和欺诈的后果是什么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落花凄凉 浏览量:02023-03-09 04:54:3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欺诈和诈骗有什么区别,诈骗和欺诈的后果是什么思维导图

诈骗和欺诈的区别是目的不同,手段不同,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法律后果不同。诈骗和欺诈的后果是赔偿受害人损失,情节严重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欺诈和诈骗有什么区别,诈骗和欺诈的后果是什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欺诈和诈骗有什么区别,诈骗和欺诈的后果是什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6020e373e5f77d8fa83419741a99e1b

思维导图大纲

欺诈和诈骗有什么区别,诈骗和欺诈的后果是什么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欺诈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欺诈和诈骗有以下区别:

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民事欺诈的直接目的是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合同获得经济利益。

2.手段不同。民事欺诈只有辅助欺骗行为,诈骗有核心欺骗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是订立合同的辅助手段,可称为辅助欺骗行为,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骗。

3.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欺诈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法律关系,诈骗行为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因诈骗行为而形成合同法律关系。

4.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因民事欺诈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

5.法律后果不同。诈骗行为应受治安行政法或刑法制裁,民事欺诈受民法调整。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未达数额较大的,应受治安处罚。

二、诈骗和欺诈的后果是什么

诈骗和欺诈的后果是:

1.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法律规定,各自返还财产,欺诈行为一方赔偿对方的损失。因此,欺诈行为虽然也是违法的,但其严重程度仍然在民事违法的限度之内。

三、欺诈的界定 :

1.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一方具有欺诈的故意;

2.实施了欺诈行为,而欺诈行为又可以分为作为的欺诈行为即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和不作为的欺诈行为即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3.相对方因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4.相对方的错误意思表示和欺诈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软骨和骨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软骨和骨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软骨和骨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1cfe0dc832257de319345fed1ebd1e5

颜面的发生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颜面的发生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颜面的发生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8fb615e41d6f2f1c52e95b325b75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