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有哪些?思维导图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有哪些?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西风不相识 浏览量:02023-03-09 17:24:1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有哪些?思维导图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主要包括: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有哪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有哪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5cf9f22ed195235a8d23f2e27dd74f7

思维导图大纲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有哪些?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①法律根据不同

诉讼时效的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依据是《劳动法》。

②适用范围和对象不一致诉讼时效广泛适用于民事法律关系,超过时效则丧失胜诉权,但权利并

不消灭;劳动争议仲裁时效适应于劳动法律关系,超过时效则不再受理。

③性质和期限不同

诉讼时效是民事审判活动适用的期间,有普通诉讼时效2年、特殊诉讼时效1年、最长20年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决的法定期间,是带有劳动行政性质的期间,依《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2条为6个月,依《劳动法》第82条为60日,比诉讼时效短。

④二者的中止、中断情况不同

诉讼时效的中止存在于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原因是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原因消失后继续计算,可以多次中止;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中止只能在60日内,原因有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以及在此期间申请调解而中止。

诉讼时效还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可以多次中断,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却没有明文规定,依司法解释,仲裁期间因劳动者请求救济、单位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二条

[3]《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第二十二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9f757ed86ed6f708497e92e276013c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62e446873b50fbcb9007c796474d9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