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思维导图

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轻涟低眉 浏览量:12023-03-10 07:09:2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思维导图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刑事案件,往往会对被害人造成非常严重的民事损失,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赔偿,那么你知道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是什么吗?树图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39b42e8724c5f15a60a3c542aa27f97

思维导图大纲

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刑事案件民事诉讼时效起算时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二、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一部分劳动者可能会在工作中遇到受伤的情况,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伤,工伤在鉴定之后是可以进行理赔的,但对于工伤赔偿也是有时效规定的。

实践中,许多在工作中受伤的职工,因不熟悉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工伤保险条例》等

法规,而使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诉讼时效就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一些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且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往往因“已过了申诉时效”而只好放弃诉讼的权利。

法律规定,所谓“诉讼时效”,是指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利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的时间。相对于普通民事伤害案件而言,工伤保险争议案较为特殊,在此类案件中,工伤受害人提起仲裁或诉讼的前提是有关部门所作的工伤认定以及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否则,工伤职工将无从主张自己的权利。

在工伤保险争议案件审理中,劳动部门所作的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不仅起普通证据作用,而且是一种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及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前提和依据。

受伤职工在被认定为工伤后,要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拿到伤残等级鉴定结论通知书后,要及时向所在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可以按伤残等级的大小向用人单位及工伤保险基金要求享受相关待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工伤职工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应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以上因工伤保险待遇引发争议的,其申诉时效是六十日。也就是说,工伤职工在明知用人单位拒绝给付工伤保险待遇之日起六十日内,要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单位给予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且无“其他正当理由”的,仲裁委将不予受理,工伤职工的权益将难以得到维护。

三、诉讼时效的具体起算时间包括

(1)定有履行期限的合同债权请求权,从履行期限届满时起算;

(2)未定有履行期限的请求权,从债的关系成立时起算,如果成立后承诺有履行期限的按有履行期限的请求权对待;

(3 )附条件、附期限的请求权,从条件成就或期限到来时起算;

(4)原物返还请求权从租赁关系终止时起算,恢复原状请求权以物被损害时起算;

(5)以不作为义务为标的的债权,从义务人违反义务时起算;

(6)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发现的伤情,后经检验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以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仅是消灭了权利人的胜诉权,而并未丧失其实体权利和程序意义上的诉权。未丧失实体权利就是说义务人主动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有权受领,并不构成不当得利。义务人履行义务后,不得以不知时效届满对方丧失胜诉权为由,要求返还。未丧失诉权就是说权利人仍然有权向法院起诉,只是在没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事由的情况下,很难胜诉。

企业在诉讼时效开始起算后,一定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防止自己的权利因超过诉讼时效而得不到法院的保护。 所以对于企业来讲,一方面应该在诉讼时效内及时提其诉讼,二是采取手段进行诉讼时效中断。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生产成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生产成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生产成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61b00a8d13a2e0defcfa09ec1d78506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时间线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时间线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时间线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70d9cab4e361dbeb53bd9e1ccdb7a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