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民事诉讼中审判员什么情况下要回避?思维导图

民事诉讼中审判员什么情况下要回避?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旧街悲巷 浏览量:02023-03-10 08:59:1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民事诉讼中审判员什么情况下要回避?思维导图

核心内容: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遇到一些情形应当自行回避,如果审判人员不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那么民事诉讼中审判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回避呢?下面由树图网小编为您介绍审判员需要回避的情况,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民事诉讼中审判员什么情况下要回避?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民事诉讼中审判员什么情况下要回避?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b7b8590e1fbe6590a990d41685d371b

思维导图大纲

民事诉讼中审判员什么情况下要回避?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章规定以下情形,审判员需要回避:

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第四十七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七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40岁后要懂的120个养生常识》宇琦和何佩繁著作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40岁后要懂的120个养生常识》宇琦和何佩繁著作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40岁后要懂的120个养生常识》宇琦和何佩繁著作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3789809e8f647a3702d05536ee7dc53

段前二级:手型变换、左右弓步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段前二级:手型变换、左右弓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段前二级:手型变换、左右弓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ad9b522dfeab754850b1ca90c7182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