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判决书思维导图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判决书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浪够了就心伤了 浏览量:02023-03-10 12:54:26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判决书思维导图

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分子将其所得赃物的实际金额进行隐瞒,虽然在法律上没有专门的罪行,但也会按照妨碍司法罪或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进行处罚。那么,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判决书?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图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判决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判决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ee85859a29b9976b5e3fb00bc0f0f3

思维导图大纲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判决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判决书

由于立法者将本罪客体认定为侵犯了司法机关追索赃物的正常秩序,归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妨害司法罪”之下,因此,没有规定明确的犯罪金额,“两高”也无相关司法解释,导致对该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分歧。因为没有数额限制,司法实践中都是以前罪构成犯罪,后罪就认定犯罪。而且,无具体数额规定,造成定罪量刑随意性增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作为一种犯罪,应当由情节来确定其罪过的大小,而数额是确定情节轻重的重要标准。实践中往往比照前罪的数额定罪量刑,但是比照的程度又不相同,造成如果两个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判处的结果却可能不一样,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认定标准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中,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确定犯罪嫌疑人是不是“明知”呢?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

1、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那么直接依据《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司法解释关于明知的法律推定;

2、如果犯罪对象为机动车以外的普通财物,则采用事实推定的方法来判断犯罪嫌疑人对赃物不法来源“明知”的认识程度:一是看赃物交易的时间、地点,如夜间收购、路边收购,对“明知”认识的程度就大于白天收购、市场收购;二是看赃物的品种、质量,如果赃物属于刚在市场发行的新产品,则不法来源的可能性就大,因为合法的所有者不会轻易卖掉,除非抢劫或盗窃所得赃物;

3、看交易的价格,是否显著低于市场价值,根据经验,一般卖赃者所得赃款仅仅是赃物鉴定价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4、看有无正当的交易手续,卖赃者是否急于脱手;

5、是看赃物与卖方身份、体貌的匹配性以及卖主对赃物的了解程度,等等。然后分别列出可证明“明知”的基础事实和可反驳“明知”的基础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再结合人们一般的经验法则、逻辑规则判断哪一方的事实和理由更为充分可信,最后推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的结论。

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十九条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将罪名由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修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第三百一十二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山西省青年文明号活动管理办法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山西省青年文明号活动管理办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山西省青年文明号活动管理办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ff54148f5d8282989e489c0056e45a9

个税法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个税法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个税法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a4bb5483b1db76fe2b7329cea7b1f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