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谈刑事诉讼中物证的完整性思维导图

谈刑事诉讼中物证的完整性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微风不燥 浏览量:02023-03-10 13:24:2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谈刑事诉讼中物证的完整性思维导图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这表明证据是证实、标明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的所有事实。它包含了三层意思:1、 证据是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推断;2、证据证明的是案件真实情况,不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不能作为证据,故意歪曲案件真实情况,使司法人员对客观事实、案 件真相产生误导的“证据”则是假的证据,是伪证;3、证据及包括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事实,也包括被告人无罪的事实,既包括证明被告人罪重的事实,也包括证明 被告人罪轻或者可以从轻、减轻、免除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事实。证据反映的案件情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谈刑事诉讼中物证的完整性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谈刑事诉讼中物证的完整性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b3f8d7f79fbc91a9f4b525ea099749a

思维导图大纲

谈刑事诉讼中物证的完整性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共规定了七种证据,物证是其中一种,物证当然具备证据的一般特点。同时物证作为七种证据的一种,它除了具备证据的上述一般特点 外,还有其特殊性。物证是与犯罪相关联,能够证实案件情况和被告人情况的实物或者痕迹。如作案工具、现场遗留物、赃物、血迹、精斑、脚印等。

二、完整的物证应包含三部分

物证是“实物”或者“痕迹”,但在刑事诉讼中物证不应仅仅是如作案工具、现场遗留物、赃物、血迹、精斑、脚印等“实物”或者“痕迹”本身。完整的物证应当 包括三部分,一是表明“实物”或者“痕迹”来源的部分,一般表现为“提取笔录”、“扣押物品清单”;二是“实物”或者“痕迹”本身,也是核心部分;三是表 明“实物”或者“痕迹”去向的部分,一般表现为“发还物品清单”(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及时返还)、“随案移送物品清单”、“移送它案物品清单”(是其它案 件中的主要证据,移送它案)、“移交有关部门清单”(不宜随案移送的物品如淫秽物品等移交相关主管部门保存处理)等。

上述三个组成部分构成完整的物证。上述三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证据的来源如果缺少了,证据的关联系,就必然缺乏,其证明力,就让人怀疑;“实物”或者“痕 迹”本身(或照片),更是不可缺乏,缺乏了必定影响证据的真实性,在实际操作中,该部分一般也不宜被忽视;物证的去向如果缺乏,必定影响对证据的质证、认 证,影响物证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同样影响证据的证明力。

三、把握物证的完整性的意义

明确理解,准确把握物证的完整性,对于侦查、提起公诉、审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样对于案件在提起公诉阶段,公诉人若能够把握好物证的完整性,向法庭提供完整的证据,就可以保证指控犯罪任务的顺利完成。

对于审判人员,把握物证的完整性,更是至关重要。证据本身是完整的,才能确定其真实性,证据真实才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如果证据本身不完整,就很难保证 其真实性,若证据是虚假的,就会造成对案件人定的错误,所以《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同时明确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这是证 据使用的根本原则,违背这一原则,就会出现错案、假案,放纵罪犯,侵犯公民合法权利。其中“查证属实”是指证据要经过当事人双方和公诉人、辩护人的质证, 要将该证据提供的情况与其他证据相验证,去伪存真,从而确定证据是否真实。若物证本身就存在缺陷,不完整,“查证属实”就受到限制,就难以保证。因此,审 判人员,在对物证审查时,应首先审查物证是否完整。

(作者单位:洛阳铁路运输法院)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二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课程的适应群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课程的适应群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课程的适应群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a777556fb344d604a74a995b567a0aa

abstract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abstract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abstract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e30d90eb43a4e390c50e44b4b6de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