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法律对“提审”的方式有明确规定,但在目前的应用中,所采用的方式大多是“一定再审”,而“提审”方式则很少使用。起诉书是指最高人民法院认定地方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有效的决定、裁定有错误,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接下来,树图网的小编将为您介绍什么案件可以提审的相关内容!欢迎您的阅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什么案件可以提审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什么案件可以提审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46a407ed7233094c2fa10ac26cf6df5
什么案件可以提审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当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发现确有错误时,可以采取两个措施:一是指定再审,即指令下级法院重新审理;二是提审,即上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亲自派出法官审理案件。虽然“提审”这一做法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执行中大多采取的 是“指定再审”,而“提审”的方式极少使用。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5条规定,提审指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对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是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案情疑难、复杂、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情况的案件,也可以提审。”
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5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对于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是在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案情疑难、复杂、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情况的案件,也可以提审。”但是,这样的规定并不具体。按照人民法院审理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规定,从再审案件判决、裁定的不同错误形式,来确定提审的形式或指令再审的形式。如果原审裁判是二审裁判,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提审,也可以指令原二审法院再审。如果原审裁判是一审裁判,应指令再审而不宜提审。因为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案件,如果原来是一审案件,应当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理,所做的判决和裁定可以上诉、抗诉;如果原来是二审案件,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刘涌涉黑案件”,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后,最高人民法院以对刘涌的判决不当为由,采取了提审的方式,所作出的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两百零五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百零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