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刑事判决书应送达原侦查机关思维导图

刑事判决书应送达原侦查机关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千百回 浏览量:32023-03-10 18:13:4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刑事判决书应送达原侦查机关思维导图

关于刑事判决书的送达范围,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判决书应当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事判决书应送达原侦查机关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事判决书应送达原侦查机关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be3661fbff29a57005339bb336029a5

思维导图大纲

刑事判决书应送达原侦查机关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单位的,应当送达被告人注册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以上规定对刑事判决书的送达范围作了合理的完善。送达机关仅限于执行刑事判决的基层派出所,是以执行为目的的送达。笔者认为为体现刑事诉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刑事判决书还应送达刑事案件原侦查机关。理由如下:

1.刑事判决书送达侦查机关,有利于侦查机关了解承办刑事案件的质量和效果。侦查机关可以通过刑事判决书了解案件的最终判决情况,了解最终认定的犯罪事实,刑事证据采信、证据的证明力等,是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案件在判决后的最终信息反馈。公安机关根据刑事判决书认定的犯罪事实及情节,了解被告人所受到的刑事处罚,掌握刑事侦查行为的效果,增强其打击刑事犯罪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将刑事判决书送达侦查机关,真正实现公安机关与审判机关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工作联系比之于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与审判机关之间相对来说联系较少,沟通渠道不畅。刑事判决书的送达有利于两机关加强联系、沟通,真正实现两机关的互动。

3.刑事判决书送达侦查机关,有利于加强侦查机关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实现相互制约。侦查机关对刑事判决书认定的犯罪事实是否准确有发言权,对判决量刑、认定的罪名和减少认定的犯罪事实等,侦查机关均有权提出异议,并通过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抗诉,对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督。这种监督是很有力度的,对法院的审判工作增加了一道外部监督制约的途径,并可防止司法腐败。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二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spark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spark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spark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2f4658dd835f991c10b2124ce186f35

课程的适应群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课程的适应群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课程的适应群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a777556fb344d604a74a995b567a0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