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浅析执行信访案件的成因和对策思维导图

浅析执行信访案件的成因和对策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回憶褶皺 浏览量:22023-03-10 21:21:49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浅析执行信访案件的成因和对策思维导图

浅析执行信访案件的成因和对策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浅析执行信访案件的成因和对策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浅析执行信访案件的成因和对策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34e6a9537c986a1b1bbfc385d5bbd8c

思维导图大纲

浅析执行信访案件的成因和对策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大量的矛盾纠纷进入到诉讼程序。其中,一些案件的当事人因不同原因而走上信访之路。在众多的涉诉信访案件中,执行信访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有增多趋势。这不仅给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也给社会的正常管理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如何妥善处理执行信访案件,进而推动司法和谐,最大限度的化解社会矛盾,成为法院急需探讨的问题。

本文仅对执行信访案件的成因作浅显的分析,并对如何解决执行信访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执行信访案件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立案阶段造成的,有的是审判阶段产生的,当然也有执行阶段本身衍生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在立案环节对执行风险不作释明。执行是有风险的,裁判文书中确定的财产权利能否实现,取决于被执行人是否具有履行能力,在法院穷尽了执行措施仍不能完全实现申请人的权利时,这种市场经济中的财产风险只能由申请执行人自己承担。如果立案法官在案件受理时,没有明确告知申请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这种执行风险,就容易给申请人造成错觉,使其产生不恰当、甚至不合法的利益期待。在案件执行完毕后,申请人的期待利益未能得到满足时,就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进而产生不满和怀疑,将不能实现权利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法院“执行不力”,将一个普通的执行案件“升级”为执行信访案件。

法院工作上存在瑕疵。这是引发执行信访案件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执行工作上的瑕疵主要体现在:一是执行机制存在瑕疵,案件往往集中在一名承办法官手中,透明度不高,致使有些当事人误以为法院偏袒对方,产生抵触情绪。二是执行公开存在瑕疵,有些案件因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导致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而承办人没有及时将法院进行的查询工作告知申请人,以致有些申请人误以为法院没有进行工作,直接以无财产可供执行为借口搪塞他们,致使这些申请人以法院不作为为由上访。三是执行案件结案率低。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执行难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缓解,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实现。因此,在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的情况下,很容易引发部分当事人走信访之路。四是不能公平地保护被执行人的利益。实践中,个别承办人就案办案,过分强调对申请人权益的保护,而忽视了对被执行人权利的保护,从而引发被执行人的上访。

当事人个人法律素质不高,对裁判文书的理解存在偏差。受法律水平所限,有的上访当事人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法律规定,又不接受信访接待人员的答复和解释,官司败诉后不能正确对待,坚持认为法官没有按照其所理解的法律“依法”判案,法官是在胡乱判案。而执行法官依据“错误”的判决书执行是在“将错误进行到底”,于是便开始上访。

信访人试图通过上访拖延执行。有的上访人明知政法部门的处理没有问题,但因上访无需付出成本,在投机心理的驱使下,无理由地一味主张鉴定错误、审判错误,夸大损害后果,进而拖延执行。更有甚者将希望寄托在国家和政府身上,认为只要不停上访,国家和政府就会想办法解决,他们把上访作为拖延执行的方法,在得不到满足后便走上缠诉之路。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9f757ed86ed6f708497e92e276013c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62e446873b50fbcb9007c796474d9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