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立案追究的信用证诈骗行为有哪些思维导图

立案追究的信用证诈骗行为有哪些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拾人心 浏览量:22023-03-10 23:12:0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立案追究的信用证诈骗行为有哪些思维导图

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单位也可以成为信用卡诈骗的主体。那么想必大家都很想了解:立案追究的信用证诈骗行为有哪些,信用卡诈骗罪条件,信用卡诈骗罪条件是什么?以下问题由树图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立案追究的信用证诈骗行为有哪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立案追究的信用证诈骗行为有哪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a1149f5750b724fc2bddb6da6209d65

思维导图大纲

立案追究的信用证诈骗行为有哪些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立案追究的信用证诈骗行为有哪些

信用证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

(三)骗取信用证的;

(四)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二、信用卡诈骗罪条件

(一)行为人必须有信用证诈骗的主观故意;

(二)行为人实施了使用虚假的、作废的或骗取的信用证进行诈骗或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行为;

另,根据刑法第二百条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三、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怎么区分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两者都可表现为在经济活动中采用欺骗方法取得对特定财物的不法占有状态,主要区别在于:

(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的目的是让对方陷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是民事欺诈行为人在签订合同之后,总会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无履行诚意或履行能力,即使有一点履行合同的行为,也是象征性的“虚晃一枪”。

(三)是民事欺诈行为人为了减轻责任可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解,但不会逃避承担责任;而诈骗行为人则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担责任,最终使对方遭受损失。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两百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c248038eedd533c6e475027c13ca59f

微小微营销手机有什么功能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微小微营销手机有什么功能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微小微营销手机有什么功能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d477f816b3413cf567a25edaa37af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