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语文爱莲说赏析思维导图

爱莲说赏析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我养你 浏览量:72023-03-14 13:45:2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爱莲说赏析思维导图

爱莲说赏析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爱莲说赏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爱莲说赏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c34803abb33750d90f6e15a6714ec7

思维导图大纲

爱莲说赏析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文言知识

生字

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

作品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

(1)鲜

陶后鲜有闻(副词,少)

芳草鲜美(形容词,鲜艳)《桃花源记》

(2)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菊之爱(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蔓”“枝”:名词活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2、香远益清 (远、清:形容词作动词,译为“远播”“显得清幽”)

3、濯清涟而不妖(妖:名词作动词,美丽而不端庄)

特殊句式

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者……也”判断句)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之爱,即爱菊,对菊的爱;“之”为宾语前置标志)

重点字词解释

1、可爱者甚蕃(甚:很;蕃:多)

2、自李唐来(自:自从)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予:我;之:用于主谓消独,无实义不译;独:仅;染:沾染)

4、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5、中通外直(直:立)

6、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生枝蔓;枝:名词作动词,分枝节)

7、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传得远;益:越发,更)

8、亭亭净植(亭亭:直立的样子;植:树立)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不庄重;亵玩:玩弄。)

10、陶后鲜有闻(鲜:少;闻:听,听说)

11、宜乎众矣(宜:应当;众,多)

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首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

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

“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好尚,这几句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

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些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美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

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体现。

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

接下来,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

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另外,莲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来、观音均以莲花为座。

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作者《题莲》诗也云:“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

与这篇小品参照,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

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

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广告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广告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广告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0b00c2e5cfd6c37c75ec6ae58cff81c

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作品赏析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作品赏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作品赏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e589ed10904a13fe953b12c608bf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