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与道德的区别思维导图

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与道德的区别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清风浅 浏览量:32023-03-16 15:45:5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与道德的区别思维导图

核心内容:本文介绍司考法理学笔记:法与道德的区别。下面,树图网司法考试栏目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与道德的区别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与道德的区别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12a38bfbbc8083a499e6f2603095d34

思维导图大纲

司法考试法理学笔记:法与道德的区别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生成方式上的建构性与非建构性。法在生成上往往与有组织的国家活动相关,由权威主体经程序主动制定认可,具有形式上的建构性。道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自然演进生成,不是自觉制定和程序选择的产物,自发而非建构是其本质属性。

2.行为标准上的确定性与模糊性。法有特定的表现形式或渊源,有肯定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因而具体确切,可操作性强;同时,其被任意解释和滥用的余地小,易排斥恣意擅断。道德无特定、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体现在一定的学说、舆论、传统和典型行为及后果中,其对行为的要求笼统、原则、标准模糊,只具一般倾向性,理解和评价易生歧义。

3.存在形态上的一元性与多元性。法在特定国家的体系结构基本是一元的,法律上的决策一致是其本性和要求,而这种决策上的一致是通过程序上的正统性达致的。由於信念和良心是道德的存在方式,因而道德在本质上是自由、多元、多层次的。与此相关的士法律评价的共通性与道德评价的个体化。

4.调整方式上的外在侧重与内在关注。法一般只规范和关注外在行为,一般不离开行为过问动机,其所有缜密的设置都主要针对外在行为。道德首先和主要关注内在动机,不仅侧重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在行为,且评价和谴责主要针对动机。

5.运作机制上的程序性与非程序性。法式程序性的,程序是法的核心。道德的重心在於义务或责任。

6.强制方式上的外在强制与内在约束。法与有组织的国家强制相关,通过程序进行针对外在行为,表现为一定的物质结果。道德在本质上是良心和信念的自由,因而强制是内在的,主要凭借内在良知认同或责难。 来源:法律教育网

7.解决方式上的可诉性与不可诉性。可诉性是法区别于一切行为规则的显著特征。此外,法的可诉性还意味着争端和纠纷解决的终局性和最高权威性。道德不具有可诉性,主要表现为无形的舆论压力和良心谴责,且舆论的评价或谴责往往是多元的。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未名湖案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未名湖案件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未名湖案件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74dd24f7a220bf223a707ffee46939e

Hadoop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Hadoop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Hadoop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d1a91876b4a86bf0008a0a987e4a3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