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周旺生:考点和习题精解(四)思维导图

周旺生:考点和习题精解(四)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同游生死 浏览量:42023-03-16 15:56:1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周旺生:考点和习题精解(四)思维导图

三、法的特征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周旺生:考点和习题精解(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周旺生:考点和习题精解(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5aae1264703d2377a5d15db1dfcf32b

思维导图大纲

周旺生:考点和习题精解(四)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典型试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说法是:( )

A.法是一种社会规范,它既有社会性也有个人性

B.法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它是一种文化现象

C.法形成于公共权力机构,它不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

D.法的形成有制定和认可两种方式,前者是创制,后者是确认

【考点】对法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解析】(1)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它既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又是各个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因而它便既有社会性也有个人性。(2)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它的制定和和运行是同人的思维和理性相关联的,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反映,因而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3)法形成于公共权力机构,同时也是国家政权意志的体现。(4)制定和认可是法的形成的两种基本方式,制定是创制新法,认可是将社会中某些已经存在但没有法的效力的社会规范赋予其法的效力,使其成为法的组成部分。(5)基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本题应当选A B D.

【答案】A B D.

【典型试题】

12.指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 )

A.规则的涵义比规范的涵义要大致宽泛些

B.自然法则是自然界的法律,它与人有关联,也具有文化的意蕴

C.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主体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准则

D.技术规范是人和自然两个领域的规范

【考点】规则、规范、自然法则、社会规范、技术规范的涵义

【解析】(1)规则通常指较为明确和具体的行为标准,而规范的涵义比规则的涵义要宽泛些,所以A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2)自然法则的确相当于自然界的法律,但它反映的是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它虽然与人有关联,却与人的思维无关,不具有文化的意蕴,因而B项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3)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主体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准则,是思维着的人的行动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因而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4)技术规范是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规范,而不是调整人和自然两个领域的规范,所以D项不能选。

【答案】C

【典型试题】

1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这种普遍性意味着:(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具有普遍性

C.法在自己的效力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D.并不是所有的法都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考点】如何理解法的普遍性

【解析】(1)近代以来,法的普遍性要求平等地对待一切人,要求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而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2)法的普遍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法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具有普遍性。法有概括性,通常是为一般的人而不是为具体的人提供行为标准的;法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统一性,只要尚未失效就能反复适用。因而B项的说法是正确的。(3)法的普遍性也是指法在自己的效力范围内,人人都应遵守,具有一体遵行的约束力;而不是说任何法都在全国有效。比如,今日中国有430多个法律,上千个行政法规,上万个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就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而只能在特定的地区有效,即使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有的也不能在全国有效而只能在特定地区有效,如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因此,C项和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

【答案】A B C D

【典型试题】

14.指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法:( )

A.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

B.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唯一内容的社会规范

C.法的存在意味着人们依法谋求自身利益的行为的正当性

D.法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人们要行使和履行的

【考点】如何理解法的主要内容

【解析】(1)法是通过设定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行为模式,来指引主体的行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在法律、法规中,虽然也有关于名词术语之类的技术性因素,但总体来看,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法的主要内容。(2)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不等于说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惟一内容,除权利和义务外,法中还有非规范性内容,这些非规范性内容通常都不是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3)由于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法的存在便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们依法谋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具有正当性。(4)法所确定的义务是人们应当履行的,但法所确定的义务就未必是人们都要行使的了,人们放弃自己的某些法定权利,比如,一个人如果不结婚,放弃结婚权,是完全可以的。(5)因而本题中的A和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而B和D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答案】A C

【典型试题】

15.法的强制力问题,是有些人往往不大明辨的问题。钰成、晓雪、杨光和林风等同学对法的强制力表述了下列观点,您认为他们的观点中,正确的观点有哪些?( )

A.所有的社会规范都有强制力,而并不是只有法才有强制力

B.法具有国家强制力,但并不是所有的法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强制力

C.法的强制力的实施不以被强制者的认同为转移

D.法的强制力的实施应遵循法定程序

【考点】如何理解法的强制力

【解析】(1)所有的社会规范都是有强制力的,例如,运动员违反比赛规则,工人违反厂规,党员违反党章,就会受到一定的处罚。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强制力,而在于有什么样的强制力。因而A项的表述是正确的。(2)法的强制力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力相比,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它是国家强制力,这种强制力是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为物质设施的。当然,具有国家强制力,不等于法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强制力,例如,地方性法规就只在一定的地方才具有强制力。因而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3)法的强制力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力相比较,另一个特征就在于它的强制效果不以被强制者的认同为转移。违反了其他社会规范,例如违反了道德规范,也会受到强制,但这种强制的效果,往往取决于被强制者的认同与否,如果被强制者是不讲道德或道德沦丧者,道德对他的强制作用就是难有效果的。然而违反了法,轻则可能罚你的款,重则可能判你的刑,再严重的可能剥夺你的生命,其强制效果不以你的认同与否为转移。因而C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4)法的强制力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强制力相比较,再一个特征就在于它的实施是应遵循法定程序的,例如人们在抓获杀人犯后,不能随意将其杀死,而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来对其实施处罚。因而D项的表述同样是正确的。

【答案】A B C D

【典型试题】

16.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的、肯定的

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以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

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考点】法的特征基本理论和知识。

【解析】(1)这是2000年律师资格考试试题之一,仍然值得注意。(2)法是具有明确性和肯定性的,但并非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的、肯定的,因而A项不能选。(3)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不能作为办案主要依据的就不是法;另一方面,法固然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但主要依据并非全部依据,除法以外,其他社会规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例如政策、道德、习惯乃至其他一些规范,在法律制度不敷需要的情形下,事实上也是司法机关时常据以裁判案件的准则。我国《民法通则》就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因此,B项和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4)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而D项所表述的“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观点,符合法的一个重要特征。(5)基于以上理由,本题应选B C D.本题容易引起误解的是C项的表述。

【答案】B C D[1][2][3][4][5][6][7]转发分享: |更多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9f757ed86ed6f708497e92e276013c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62e446873b50fbcb9007c796474d9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