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内容包括帝国的建立,即“六王毕,四海一”,如何巩固其帝国统治?评价等重要内容归纳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历史必修一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历史必修一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59b4e8bec7c8b9841eb3dd167c4049f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秦的统一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军事上的巩固
史实
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意义
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评价(意义)
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地方制度
实行“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
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
内容
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性质
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特点(与分封制相比)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巩固
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评价
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皇帝制度的创立
至高无上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丞相
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
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
太尉
负责军事
特点
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朝议制度
概念
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
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汉承秦制
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
意义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历史必修一 多极化趋势加强2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历史必修一 多极化趋势加强2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48a7f8ed821c00756b52556686db9df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历史必修一 多极化趋势加强1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历史必修一 多极化趋势加强1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b22c5bbe5f279f45b6eb9b1faf1fe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