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相关内容的整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1286108d87e805a0125e9765c759906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7课 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无法推行。
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标准:家世、品德、才能(曹魏)→家世门第(晋)
影响:
积极:初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科举制
(1)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创立(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完善(唐):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并让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改革(宋):
①北宋时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和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②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为变法选拔实用人才。
僵化(明清):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废除(清):1898年戊戌变法提出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2)科举制度的特点:自由报名、分科考试、差额录取、重视“进士”、公开公平
(3)选官标准:才学(或考试成绩)
(4)对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
①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参与政权,扩大统治基础。
②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③加强中央集权;
④形成重学的风气。
⑤推动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⑥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和公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
⑦西方人借鉴科举制,建立了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
①过于侧重才学,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③束缚了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
④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周
世官制
血缘
战国
军功授爵制
军功
汉
察举制
品行
魏晋
九品中正制
家世门第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趋势: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②选拔方式由地方举荐逐渐转变为中央考试选拔。
③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④社会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1.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三省六部制:
(1)隋文帝时,中央正式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进行了完善,出现了政事堂,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内容: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政事堂(后称中书门下)是宰相们议政的地方。
(3)特点: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相互制约,节制君权(皇帝颁布的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
(4)作用:
①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④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中国古代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
秦朝
三公九卿
西汉
中外朝
东汉
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
三省
隋唐
三省六部
趋势:
①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成熟。
②相权不断分散和削弱,皇权不断强化。
③中枢机构各部门既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
1. 魏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
2. 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
内容: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 唐初的租庸调制:交租和调;男子不去服徭役,则可交一定数额绢或布以代役,称为庸。
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4.唐中期的两税法:
(1)背景: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国家财政紧张。
(2)提出者和实施者:杨炎和唐德宗李适
(3)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②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
5.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汉代
编户齐民制度
北魏
租调制
唐初
租庸调制
唐中期以后
两税法
北宋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明朝
一条鞭法
清朝
地丁银
趋势: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转向以资产为主;
②由对人丁的控制转为对土地的控制,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减轻;
③征税内容由实物到货币。
四、法律制定:《唐律疏议》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9课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9课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50647c7e5eabd36cc29a269883ea1c9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8课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8课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820a7c8139683a669e9da978142ee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