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历史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9课思维导图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9课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浏览量:82022-09-25 11:42:01
已被使用1次
查看详情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9课思维导图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9课辛亥革命相关内容的整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9课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第19课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05c8e756adb7add8e26129df4e906da

思维导图大纲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9课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19课 辛亥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遭受重挫,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3)结果:收效甚微

2.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

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

②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目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2)发展: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巨大。

3.预备立宪

(1)背景:革命运动高涨

(2)历程: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1911年组织“皇族内阁”。

结果: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资产阶级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背景:四川保路运动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建立共和政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

目的:为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内容: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民一律平等

C.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项自由

D.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1)南北议和

(2)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3)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开始军阀独裁统治。共和是名义上的共和。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意义:性质: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2)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4)风俗文化:促使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2.历史局限

(1)表现: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原因: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9课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9课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9课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50647c7e5eabd36cc29a269883ea1c9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8课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8课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第28课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820a7c8139683a669e9da978142ee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