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中西医中药学温里剂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西医中药学温里剂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西医中药学温里剂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07730d359d59217bfe6052ba0e423f
中西医中药学温里剂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虚劳之里急腹痛)。脘腹拘急疼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舌淡苔白,脉细弦。
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
芍药∶桂枝=2∶1;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
蜀椒、干姜、人参、胶饴。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中阳虚衰,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腹痛连胸脘,心胸中大寒痛,痛势剧烈,其痛上下走窜无定处,或腹部时见块状物上下攻撑作痛,呕吐剧烈,不能饮食, 手足厥冷,舌质淡,苔白滑,脉细沉紧,甚则肢厥脉伏。
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①胃寒呕吐证。食谷欲呕,或呕吐酸水,嘈杂胃痛,舌淡脉沉弦而迟。
②肝寒上逆证。干呕,或吐清涎冷沫,颠顶头痛,舌淡脉沉弦。
③肾寒上逆证。呕吐下痢,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厥逆,烦躁欲死,舌淡脉沉细。
上可温胃散寒,下可温暖肝肾,又可降逆止呕,一药而三经并治。
炙甘草、干姜、生附子。
回阳救逆。
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冷,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口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太阳病误汗亡阳者。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当归、枸杞、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木香亦可)、茯苓、生姜。
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