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讲述了内战烽火和战略大决战的知识点,主要内容包括重庆谈判和挺进大别山以及三大战役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八年级历史上册内战烽火和战略大决战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八年级历史上册内战烽火和战略大决战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66ed3ffa2e1a59d910d41ce792f4853
内战烽火和战略大决战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为了欺骗人民,
毛泽东去重庆的目的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重庆谈判的成果
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时间
1947年夏,
事件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挺进大别山地区
意义
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辽沈战役
时间
时间:1948年9月—11月
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意义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指挥者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
参战军队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中心
徐州
意义
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规模最大、战果最丰)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参战军队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意义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
时间
1949年4月
南京解放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绐中国22年(1927-1949)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形成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分离的局面)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北京鲁迅博物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6dd5fb39ac0566fc4fa2033f0feb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