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思维导图主要总结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知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93b493634a28f11e1f096aa4f7daae4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增多:
如南斯拉夫、民主德国、波兰、古巴、中国、朝鲜、越南等。
2.经互会的建立:
1949年,苏联与一部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经互会”的作用:
克服了东欧国家战后经济困难,也将各成员国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3.苏联模式的推广:
①苏联通过经互会将东欧各成员国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②斯大林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4.中苏互助:
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
赫鲁晓夫改革
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时间
1953年
领导人
赫鲁晓夫(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第一人)
内容
①政治上: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经济上:
发动垦荒运动
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改革重心在农业
结果
失败
评价
取得过一些成效,但是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勃列日涅夫改革
时间
1964年
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
内容
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改革重心在重工业。
评价
依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状态;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1985年
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
内容
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效果。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
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评价
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是脱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原因:
①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②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出现严重问题。
③各国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④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表现:
①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②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2.苏联解体:
原因: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错误路线。(直接原因)
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④西方的和平演变。
结果: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3.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认识: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的失败。
②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acc1a709140a8548ad99cbcdf21fc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de05091b2cef740e2e022151022d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