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历史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知识总结树形表格思维导图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知识总结树形表格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蛋糕店老板 浏览量:92022-10-17 15:40:42
已被使用1次
查看详情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知识总结树形表格思维导图

有关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知识总结树形表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知识总结树形表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332af9cb800b4c412468ec19eed90f7

思维导图大纲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知识总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4.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的目的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代表

中央:奕䜣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洋务运动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创建近代军事

19世纪60年代起 口号:自强 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61)、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5)、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1866)。

创建民用企业

19世纪70年代起 口号:求富 民用企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1872)和开平煤矿(1876);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1893)和湖北织布局(1893)。

新式学校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

建立新式海陆军

1、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组建新式洋枪队。

2、19世界70年代起,洋务派筹建新式海军,80年代,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洋务运动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

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加上统治阶级的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5.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1、开始时间及标志: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平壤战役及英雄:1894年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3、黄海海战及英雄: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冲向日舰吉野号,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这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可惜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夺取了制海权。

4、辽东半岛之战及英雄:日本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另一路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血战四天,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本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的大屠杀,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5、威海卫战役及英雄:1895年,日本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的签订

6、时间及代表人物: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7、条约内容: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规定: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8、《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瓜分”中国狂潮

9、导火线: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10、三国干涉还辽事件:《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门户开放“政策

背景:列强瓜分中国,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内容:1898年美国向英、法、德、俄、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6. 戊戌变法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列强侵略,使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4、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百日维新

1. 光绪帝同意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2、内容:

①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经济:鼓励私人新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③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④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3.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搜捕维新人士(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废除变法诏令,戊戌变法失败。

4、失败原因:

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②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5、意义: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6、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7.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2、义和团的形成:

(1)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这些组织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3、发展:

(1)原因: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义和团纷纷拥进天津、北京。 (2)表现:到1900年夏,他们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4、口号: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 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5、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抗击八国联军

6、背景:

(1)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根本原因) (2)镇压亚义和团运动。(直接原因)

7、爆发: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海军司令西摩尔的领导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8、抗击过程:

(1)廊坊狙击战:义和团在廊坊一带狙击,八国联军逼迫撤回天津。 (2)围攻使馆: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义愤, 鼓励他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对使馆区的围攻,成为列强扩 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3)天津保卫战: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 失陷。 (4)失败: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途中,下令剿杀义 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失败了。

9、影响: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辛丑条约》的签订

10、签订: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1、主要内容:

(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2、影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Day4数字化教学设计(上)彭深惠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Day4数字化教学设计(上)彭深惠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Day4数字化教学设计(上)彭深惠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947c428ffbbe69bddb8345f81f21588

第八章 语言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八章 语言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八章 语言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ffc6ba56dfa9fba82713749f345c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