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历史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思维导图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319651123 浏览量:62023-01-05 18:51:53
已被使用3次
查看详情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94259b989ef6659f9633adc25413f33

思维导图大纲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与思 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的反思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兴起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这是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意义及局限性

意义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沉重打击封建专制主义文化

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它为马克思主义传入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局限性

脱离经济

简单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

脱离群众

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脱离实际

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五四运动

运动发展

李大钊

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先进分子是李大钊 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发展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结束的标志

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1920)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1949)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开始的标志

五四运动 (1919)

直接导火线

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开始

1919年5月4日 北京大学生在天安门游行示 威,五四运动爆发

高潮

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

胜利

中国工人阶级 开始以独立姿态 登上历史舞台

历史意义

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主力军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 党诞生

早期马克思主义 思想运动

先驱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老中青三代

一部分原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李大钊)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谈政治》

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杨匏安、蔡和森等) 杨匏安《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

作品

陈望道第一个翻译出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

社团

李大钊(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陈独秀(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谈政治》 选择题

特点

群众

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理论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联系实际

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共产党诞生

早期活动

1920年2月,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陈独秀(上 海)、李大钊(北京) 1920年11月,李中主持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第一个 产业工会——上海机器工会

中共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领导

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思想

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世界

沟通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运动相联结成为其一部分。

反帝反封纲领制 定与工农运动

中共二大召开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工农运动开展

香港海员罢工——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的起点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终点

1921年9月,沈定一等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民协会,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

第三节: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形成与 国民革命兴起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 形成

国民党促成国共合作的努力

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同苏俄政府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立 联俄政策。

中国共产党促成国共合作的努力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中共三大 正确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国民革命兴起

第一阶段:工农运动再次高涨(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的胜利——由低潮转向高潮)

第二阶段:黄埔军校建立,周恩来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第三阶段: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

第四阶段:中共四大

时间:1925年1月 地点:上海 中心议题: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 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

第五阶段:工人运动高潮的兴起

五卅运动: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引发全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

省港大罢工(世界罢工之最)1925年6月起,在广州和香港(深圳)坚持了16个月

北伐战争顺利开展

北伐直接目标

打倒帝国主义支持下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伐战略方针

首先以主力进军两湖,消灭吴佩孚; 然后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 最后北上解决张作霖。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党好

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重要原因。

人民好

北伐战争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苏联好

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国共合作破裂与 国民革命失败

国共右派发动反政变

1926年5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件,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力量。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以“清党”名义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在北京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宣布同共产党决裂,开始大屠杀(七一五政变)

中共五大

1927年4、5月

武汉

会议内容:批评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强调同资产阶级争夺争取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出切实可 行的措施,反而对汪精卫的武汉政府抱有幻想。

作用:没有担负起危急关头挽救革命的任务。

国民革命失败原因及意义

原因

主观原因

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 错误

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 期

客观原因

敌我力量悬殊;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 现剧烈分化

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实际上是迎接未来 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使党经受了一次大 革命的洗礼。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合作的政治基础:以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灵魂的新三民主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9f757ed86ed6f708497e92e276013c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Research Paper Writing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62e446873b50fbcb9007c796474d9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