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语文语文五下第15课《自相矛盾》思维导图

语文五下第15课《自相矛盾》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浏览量:52022-09-22 10:02:2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语文五下第15课《自相矛盾》思维导图

语文五下第15课《自相矛盾》相关内容的整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语文五下第15课《自相矛盾》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语文五下第15课《自相矛盾》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033f390afd776ea506a9d7124eae019

思维导图大纲

语文五下第15课《自相矛盾》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作者介绍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一、我会写注音及组词

矛:máo(长矛、矛头、自相矛盾) 盾:dùn(盾牌、矛盾、后盾) 誉:yù(赞誉、信誉、荣誉) 吾:wú(吾国、吾身、吾辈)

二、我会认注音及组词

弗:fú(弗许、弗若、弗去)

三、多音字

夫:fū(夫子)fú(夫天地者)

四、课文理解

自相矛盾 韩非 〔先秦〕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

[1]鬻(yù):卖。

[2]誉:赞美。

[3]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

[4]或曰:有的人说。

[5]莫:没有不。

[6]应:回答。

[7]或:有人。

[8]“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

[9]“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

[10]“吾盾之坚”的之:同上。

【译文】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五、问题归纳

1.楚人卖的是什么?

楚人卖的是盾和矛。

2.楚人是怎么叫卖的?他为什么这样叫卖?

他卖盾时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卖矛时说:“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他这样叫卖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盾和矛,吸引人们来购买。

3.面对围观者的反问,楚人为何张口结舌?

因为他过分夸大自己的盾和矛的优点,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

4.读了故事,你觉得楚人是个怎样的人?

楚人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诚信,自吹自擂,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的人。

5.“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6.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7.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六、课文主题

《自相矛盾》通过讲述楚人卖盾和矛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语文四下第2课《乡下人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语文四下第2课《乡下人家》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语文四下第2课《乡下人家》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84a0aa9415773634b83caa2a6c0890a

语文五下第22课《手指》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语文五下第22课《手指》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语文五下第22课《手指》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0b2664afd704f1beb357669aeaff7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