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政治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思维导图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原来是y 浏览量:112022-09-26 17:07:31
已被使用3次
查看详情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思维导图

概括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2f910216efe5007dc41e9bfbce4b4dc

思维导图大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民法

(1)作用: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具体表现:

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与精神需求提供法律保障。是维护高效、诚信的社会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律。在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民法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行为规范。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法促进民主政治。

(2)特点: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

(3)意义:

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民事法律关系

(1)含义:

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要素:

主体、客体和内容。

①民事主体:

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法治与德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3)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1.必要性

(1)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2)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2.调整范围: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3.具体内容

(1)平等原则

①内涵:

民事主体不论职位高低、社会状况如何,在民法面前,所有个体一律平等。

②表现:

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互不隶属,享有平等的法律人格

具体法律关系中的平等

自由平等地协商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平等地受到保护

(2)自愿原则

①内涵:

保障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不被国家权力、其他民事主体非法干涉,享有充分的意志自由。

②表现:

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没有强制力影响,因欺诈、胁迫等手段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违背自愿原则的,受欺诈方或者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予以撤销。

(3)公平原则

①内涵:

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

②要求:

对利益或损害的分配在主观心理上应持公平的态度;反对暴利,要求民事活动的结果不能显失公平,否则就应以公平为尺度加以平衡;要求民事案件处理的结果应当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4)诚信原则

①内涵:

是道德标准的法律化,对于民事活动的公平进行具有普遍的控制作用。

②要求: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心存善意、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不做欺诈行为,恪守信用尊重交易习惯;不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条款;正当竞争,反对垄断;尊重社会利益,不得滥用权利。

(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①内涵: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②要求:

对民事主体滥用权利、违反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

保护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张扬社会正义

(6)绿色原则

①实质:

是民法典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法律导向,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②要求:

落实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三框依法收集运用证据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三框依法收集运用证据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三框依法收集运用证据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0d114b24c2fbcfb43b590e95e709882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部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6d0f6a288f00e20100838b2cdbd110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