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读书笔记经济管理《置身事内》上篇:微观机制-第三章-第二节思维导图

《置身事内》上篇:微观机制-第三章-第二节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我最强 浏览量:482023-04-04 17:29:17
已被使用3次
查看详情《置身事内》上篇:微观机制-第三章-第二节思维导图

我最强的读书笔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置身事内》上篇:微观机制-第三章-第二节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置身事内》上篇:微观机制-第三章-第二节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996ace90b5df5a73f9324e350effea4

思维导图大纲

《置身事内》上篇:微观机制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三章 政府投融资与债务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

引言

图3-1总结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逻辑。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拿走了大部分税收。

但地方还要发展经济,要招商引资,要投资,都需要钱。

随着城市化和商品房改革,土地价值飙升,政府不仅靠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支撑起了“土地财政”,

还将未来的土地收益资本化,从银行和其他渠道借入了天量资金,利用“土地金融”的巨力,推动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债务。

这套模式的关键是土地价格。

只要不断地投资和建设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城市就会扩张,地价就会上涨,就可以偿还连本带利越滚越多的债务。

可经济增速一旦放缓,地价下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累积的债务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可能压垮融资平台甚至地方政府。

地方债的爆发始于2008—2009年。

为应对从美国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我国当时迅速“4万亿”计划:中央政府投资1.18万亿元(包括汶川地震重建的财政拨款),地方政府投资2.82万亿元。

为配合政策落地、帮助地方政府融资,中央也放宽了对地方融资平台和银行信贷的限制。

2008年,全国共有融资平台公司3000余家,2009年激增至8000余家,其中六成左右是县一级政府融资平台。

快速猛烈的经济刺激,对提振急速恶化的经济很有必要,但大水漫灌的结果必然是泥沙俱下。

财政状况不佳的地方也能大量借钱,盈利前景堪忧的项目也能大量融资。

短短三五年,地方政府就积累了天量债务。

直到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债务依然没有完全化解,还存在不小的风险。

为政府开发融资:国家开发银行与城投债

实业投资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是只看着财务指标下注后各安天命,而需要在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处理各种挑战,所以精心选择投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我国大型项目的投资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工业项目,大都有政府直接参与,主体五花八门:有投融资平台类国企,有相关行业国企,也有科研和设计院所等单位。

在现有的金融体制下,有国企参与或有政府背书的项目,融资比较容易。

本节聚焦城投公司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第四章和第六章会讨论工业项目中的政府投融资,以及由政府信用催生的过度投资和债务风险。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部分城市建设经费要靠财政拨款。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力吃紧,城市化又在加速,城建经费非常紧张,如果继续依靠财政从牙缝里一点点抠,大规模城建恐怕遥遥无期。

要想在城市建设开发中引入银行资金,需要解决三个技术问题。

第一,需要一个能借款的公司,因为政府不能直接从银行贷款;

第二,城建开发项目繁复,包括自来水、道路、公园、防洪,等等,有的赚钱,有的赔钱,但缺了哪个都不行,所以不能以单个项目分头借款,最好捆绑在一起,以赚钱的项目带动不赚钱的项目;

第三,仅靠财政预算收入不够还债,要能把跟土地有关的收益用起来。

为解决这三个问题,城投公司就诞生了。

发明这套模式的是国家开发银行。

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和安徽芜湖市合作,把8个城市建设项目捆绑在一起,放入专门创立的城投公司芜湖建投,以该公司为单一借款人向国开行借款10.8亿元。

2003年,在国开行和天津的合作中,开始允许以土地增值收益作为贷款还款来源。

国开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性银行,2018年资产规模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约为世界银行的5倍。

2008年之前,国开行是城投公司最主要的贷款来源。

2008年“4万亿”财政金融刺激之后,各种商业银行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才开始大规模贷款给城投公司。

2010年,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所有贷款中,国开行约2万亿元,四大行2万亿元,城商行2.2万亿元,其他股份制银行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计1万亿元,城商行已经和国开行、四大行平起平坐。

城商行主要由地方政府控制。

在各地招商引资竞争中,金融资源和融资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地方政府往往掌控至少一家银行,方便为融资平台公司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

但城商行为融资平台贷款存在两大风险。

其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周期长,需要中长期贷款。

国开行是政策性银行,有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适合提供中长期贷款。

但商业银行的资金大都来自短期存款,与中长期贷款期限不匹配,容易产生风险。

其二,四大行的存款来源庞大稳定,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期限错配。

但城商行的存款来源并不稳定,自有资本也比较薄弱,所以经常需要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容易出现风险。

城投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其次是发行债券,即通常所说的城投债。

与贷款相比,发行债券有两个理论上的好处。

其一,把债券卖给广大投资者可以分散风险,而贷款风险都集中在银行系统;

其二,债券可以交易,价格和利率时时变动,反映了市场对风险的看法。

但对城投债来说,这两个理论上的好处基本都不存在。

第一,绝大多数城投债都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七八成都被商业银行持有,流动性差,风险依然集中在银行系统。

第二,市场认为城投债有政府隐性担保,非常安全。缺钱的地方明明风险不小,但若发债时提高一点利率,也会受市场追捧。

事实证明市场是理性的。

城投债从2008年“4万亿”刺激后开始爆发,虽经历了大小数次改革和清理整顿,但整体违约率极低。

这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怪胎”对债券市场发展影响很大,积累的风险其实不小。

地方债务与风险

地方政府的债务究竟有多少,没人知道确切数字。

账面上明确的“显性负债”不难算,麻烦主要在于各种“隐性负债”,其中融资平台公司的负债占大头。

中外学术界和业界对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做了大量研究,所估计的地方债务总额在2015年到2017年间约为四五十万亿元,占GDP的五六成,其中三四成是隐性负债。

地方债总体水平虽然不低,但也不算特别高。

就算占GDP六成,再加上中央政府国债,政府债务总额占GDP的比重也不足八成。

相比之下,2018年美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为107%,日本更是高达237%。

而且我国地方政府借来的钱,并没有多少用于政府运营性支出,也没有像一些欧洲国家如希腊那样去支付社会保障,而主要是投资在了基础设施项目上,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资产。

虽然这些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很低,可能平均不到1%,但如果“算大账”,事实上也拉动了GDP,完善了基础设施,方便了民众生活,整体经济与社会效益可能比项目回报率高。

此外,我国政府外债很少。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的数据,2019年末广义政府(政府加央行)的外债余额为3072亿美元,仅占GDP的2%。

但是债务风险不能只看整体,因为欠债的不是整体而是个体。

纵向上看,层级越低的政府负担越重,风险越高。县级债务负担远高于省级,因为县级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低,财政收入更少。

横向上看,中西部的债务负担和风险远高于东部。

虽然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有很多外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现实世界里,还债需要借款人手中实打实的现金,虚的效益没用。

融资平台投资回报率低,收入就低,还债就有困难。

由于有地方政府背后支持,这些公司只要能还上利息和到期的部分本金,就能靠借新还旧来滚动和延续其余债务。

但大多数融资平台收入太少,就算是只还利息也要靠政府补贴。

2017年,除了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川和安徽等六省市外,其他省份的融资平台公司的平均收入,若扣除政府补贴,都无法覆盖债务利息支出。

但政府补贴的前提是政府有钱,这些钱主要来自和土地开发有关的各种收入。

一旦经济遇冷,地价下跌,政府也背不起这沉重的债务。

地方债的治理与改革

对地方债务的治理始于2010年,十年间兜兜转转,除了比较细节的监管措施,重要的改革大概有四项。

第一项就是债务置换,简单来说,债务置换就是用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替换一部分融资平台公司的银行贷款和城投债。这么做有三个好处。

其一,利率从之前的7%—8%甚至更高,降低到了4%左右,大大减少了利息支出,缓解了偿付压力。

其二,与融资平台贷款和城投债相比,政府公债的期限要长得多。

其三,至少从理论上说,政府信用要比融资平台信用更高,债务置换因此提升了信用级别。

债务置换是为了限制债务增长,规范借债行为,所以地方政府不能无限制地发债去置换融资平台债务。

中央对发债规模实行限额管理:总体限额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各地区限额则由财政部根据各地债务风险和财力测算决定,报国务院批准。

这种数量管制的好处是限额不能突破,是硬约束;坏处是比较僵硬,不够灵活。

第二项改革是推动融资平台转型,厘清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剥离其为政府融资的功能,同时破除政府对其形成的“隐性”担保。

融资平台公司业务中一些公共服务性质强的城建或基建项目,可以剥离出来,让地方政府用债务置换的方式承接过去,也可以用PPP模式来继续建设。

第三项改革是约束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避免大量资金流入融资平台。

第四项改革就是问责官员,对过度负债的行为终身追责。

这项改革从2016年开始。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要求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深层次的改革,需要从根本上约束官员的投资冲动。那么,这种冲动的体制根源在哪里呢?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一、研究内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研究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研究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21797dd3e8b08f1951dfc24e7be94f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72f555831e7d9a3bb2cf2fb792cb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