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门科目的重点复习,我们都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寻求方法,学习历史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归纳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归纳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1d04062fa23e3dc50f55f872d22b6aa
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归纳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每一门科目的重点复习,我们都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寻求方法,学习历史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下面树图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二历史下学期知识点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1、古代中国的农业
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即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耜耕: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1)形成原因(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加强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
式。
(3)作用: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4)地位和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丝织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丝织工具有花楼机。
(2)冶金技术:
①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就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商朝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冶铁技术: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在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世界。
(3)制瓷业: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的瓷都。
3、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1)"市"的形成: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2)"市"的发展: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宋代最的四大商业名镇。
中国近代史(1840—1949)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895年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2、初步发展(第一个高潮):1895-1911
1894—1895: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3、短暂的春天(黄金时代):1911-1919
1911 辛亥革命
1912 中华民国成立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4、衰落:(1919-1927)原因: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5、曲折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7)
1927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成立官僚资本主义产生
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6、沉重打击: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7、日益萎缩: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
1873年汉口《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
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上海徐园
1905年中国人拍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民航事业起步
1923近代中国广播事业产生英美办
1924年上海有公共汽车运行
1926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
1927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1928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1、过渡时期(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土地改革1950-1952 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
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一五计划1953—1957 重点发展重工业,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1956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三大改造1953—1956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6-1966)
成就: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三年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
调整恢复经济:1961—1965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失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后
1979年决定在中国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政府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1978年更名"中央电视台")
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
世界史部分: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弗吉尼亚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 《权利法案》颁布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1763 英国取得"七年英法战争"的胜利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
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7年(美)富尔顿制造第一艘汽船试航
1814年(英)史蒂芬孙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1866年西门子发电机1876年(美)贝尔发明电话
1885年最早的汽车(卡尔本茨。德国)1896年(意)马可尼无线电报
1886年(美)飞机
1918—1921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
1921---1928 苏联"新经济政策"列宁
1928---1937 苏联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斯大林
1932 苏联完成全盘集体化
1929—1933 世界经济大危机;
1932 罗斯福当选总统;1933 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
1936 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斯大林模式确立
1944 《布雷顿森林协议》通过
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
1947 国贸总协定通过(1995年改名"世贸组织")
1967 欧共体成立(1993年发展成"欧盟")
二战结束至60年代末:资本主义经济黄金时代
1953—1964 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滞胀
1964—1982勃列日涅夫改革
1985---1991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9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1991 中国同香港、台湾加入亚太
1991、12、21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标志苏联解体;
1993 "马约"生效,欧盟成立;
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 世贸组织建立,总部在日内瓦
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1999欧元问世并于2001年开始流通
2001 中国加入世贸
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1、八旗制度
明设奴尔干都司,管辖东北欺女真。
努尔哈赤反大明,统一各部八旗兴。
军事组织八旗制,对外征战又农耕。
兵民合一促发展,巩固统治渐强盛。
2、入关统一
顺治入关两先锋,总兵三桂多尔衮。
击败大顺农民军,迁都北京又南征。
南北权贵多降清,剿灭南明小朝廷。
扬州殉难史可法,南征统一国初定。
3、后金改清(1636)
努尔哈赤国号金,赫图阿拉①为都城。
夺取明朝七十城,迁都沈阳称盛京。
联蒙攻明皇太极,改称满洲国号清。
漠南蒙古入版图,传子顺治旋驾崩。
二、主要帝王的活动
1、顺治措施①政治
入关迁都灭南明,设立阁部仿朱明。
权高议政王大臣,限制皇权字狱兴。
②其他
五世__受赐封⑦,闭关锁国禁海令。
2、康熙措施①政治
加强专制南书房,大兴字狱害臣民。
固定丁数"更名田",田赋政策利农民。
②民族
西北平定噶尔丹,西南班禅受册封⑧。
剿抚并用平"三藩"⑨,收复台湾海疆靖。
③外交两败俄军订条约⑩,引进西学开海禁。
3、雍正措施①政治
强化专制军机处,军机大臣传帝命。
大兴字狱害贤能,虚设议政王大臣。
②经济
"摊丁入亩"地丁银,经济发展人口增。
③民族
参赞大臣辖蒙古,乌里雅苏台将军。
西南西藏驻大臣,改土归流全推进。
④外交
西方教士乱朝政,清朝禁教西学停。
4、乾隆措施①政治
清朝乾隆盛衰分,大兴字狱达峰顶。
新疆平叛设将军[11],永久驻军边疆靖。
②民族
喜迎渥巴锡回归,金瓶掣鉴[12]定传人。
③其他
《四库全书》纪昀编,后期国衰殖民侵。
三、专制主义的强化
1、控制中央①三大机构
清初官制仿朱明,内阁六部多决定。
阁部之上议政处②,限制皇权较典型。
康熙设置南书房③,三权制约权归君。
②设军机处
雍正增设军机处,军机大臣为亲信。
军用大事帝裁决,中央地方皆执行。
中央集权新标志,专制主义达峰顶。
2、控制地方
诏令地方军机处,行省区域普施行。
十八行省五将军,办事大臣辖藏青④。
督抚⑤将军帝任命,统治全国压人民。
3、控制思想
清朝狂兴文字狱,顺康雍乾⑥渐攀升。
①文字狱
加强专制树权威,压制汉人防抗争。
清朝字狱多危害,禁锢思想害贤能。
社会恐怖人自危,阻碍社会向前进。
②八股取士
明清科举有变更,科举出题唯儒经。
八股取士育顺臣,光绪维新曾废停。
[注释]
①赫图阿拉:在今辽宁新宾。②议政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办公
处所,这里指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南书房:康熙帝设立、挑选翰林院
学士当值,主要职责陪同皇帝读书、写字、参与机密,替皇帝草拟谕
旨。④藏青:指西藏、青海。⑤督抚:指总督巡抚。⑥顺康雍乾:指
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⑦赐封:指顺治帝赐封予五世__"__喇嘛"
的封号。⑧册封:指康熙赐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⑨三藩:指康熙年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平西王吴三桂。
⑩条约:指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1]设将军:乾隆年间
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12]金瓶掣鉴:乾隆年间赐于
西藏地方政府金瓶,规定驻藏大臣主持让喇嘛诵经掣鉴,决定中鉴
"灵童",经朝廷批准成为新一代__或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