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生活娱乐综合知识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思维导图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待我归兮 浏览量:02023-04-04 19:30:4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思维导图

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5fdea4c9676908e548e2d533cf27ccd

思维导图大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树图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云南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170万年。

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吃上熟食。这种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北京人过群居生活(3、4)。

3.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居住在洞穴中,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最早能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用兽皮缝制衣服。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7、河姆渡人(约7000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浙江)居住干栏式的房子。

8、半坡人(约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华夏族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战争走向融合。(两个战争先是炎帝和黄帝大战蚩尤,后来是炎帝和黄帝之间的战争叫阪泉之野)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炎帝又被称为神农氏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13、大禹治水的方式:筑堤堵水、疏通河道。大禹因为治水有功成为禅让制推选出来的第三位部落联盟首领。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定都阳城。禹传位于启,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5、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商朝出现了青铜器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周时建筑物上开始出现瓦。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分封制的意义:巩固对国家的.统治。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四羊方尊P26

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21、我国夏、商、西周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3、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形势图)p36

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晋楚之战)

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战国形势图)p38

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28、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30、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1、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法。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33、商鞅变法的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曾,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4、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3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36、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37、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

40、孔子,名丘,子仲尼,春秋末年的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教育上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陆续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43、秦统一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44、在渔阳戍边,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45、秦自统一以来在全国建立了一套行政体系,在中央设三个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军务)、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或太守,县的长官叫县令。)

46、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46、秦统一以后对全国的文字进行了统一,统一的文字叫小篆。

47、秦统一以后对全国的钱币进行了统一,统一的钱币叫圆形方孔钱。

48、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作用:军事防御。(当时主要是抵御匈奴)

49、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50、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5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52、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采取的措施是推行"推恩令"。

53、西汉时,监察京师官员和皇族不法行为的官吏是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使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54、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55、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

56、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由此可以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7、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58、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意义: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59、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60、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主要内容是中医理论和致病原则(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最早见于这部书)。"神医"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

61、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它建立了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

62、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中国本土兴起。

63、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64、秦陵兵马俑的意义: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超高水品,生动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65、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七年级历史上册易混易错知识点

1.元谋人"知道使用火",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4.西周的亡国之君是周幽王,而非周厉王。

5.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而不是周文王,周朝的建立者姓"姬",而不是姓"周"。

6.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西周实施分封制。

7.晋国是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的诸侯国,春秋时期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到了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8."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政"是由孟子提出来的。

9.周代的贵族等级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只是对贵族的划分,不包括平民和奴隶。

10.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或"铭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11.春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其根源是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或生产力的发展。(如: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12.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13.商鞅变法时秦国就建立了县制,而最早推行郡县制的是秦始皇。

14.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御史大夫;西汉时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15.秦朝规定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汉武帝时统一铸造五铢钱。

16.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们的措施不同,但目的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1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是汉宣帝在位时期,不是汉武帝在位时期。

18.秦朝投降的对象是:刘邦。

19.秦末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是:黄巾起义。

20.张角是黄巾起义的领导者,也是太平道(道教)创立者。

21.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22.三国的灭亡顺序:263年蜀国灭、266年魏国灭、280年吴国灭

23.书圣:王羲之;医圣:张仲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开始于:东汉时期。

24.夏朝历法叫"夏历",祖冲之制定的历法叫《大明历》。

2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地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莫高窟都与佛教有关。

26.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非三国时期。

27.官渡之战为曹操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8.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到南宋的时候,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29.今天的南京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不同称呼:三国时期称建业;西晋时期称建邺;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时期称建康。

七年级历史知识的要点式记忆法

1、名词五点法

即⽤五个要点概括名词

即:①时间;②地点;③⼈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此法适合于⼈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及⾃⼰作战经验写成《孙⼦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2、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历史知识通过⼀个或⼏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化三改"即:⼯业化、对农业、⼿⼯业、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历史知识每⼀句的头⼀个或⼏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个词或⼀句话。

如:记646年⽇本⼤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改"即分配⼟地给农民;⽥地不得买卖;⼟地属国家;改⾰⾏政制度。

4、谐⾳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历史知识的⼏个关键知识⽤谐⾳或组成有趣味的⼏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俄罗斯、俄罗斯、外⾼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牢。

5、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提⾼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进⼀步;③⼤⼤加深;④完全陷⼊。然后联系⼏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次鸦⽚战争进⼀步加深;③甲午中⽇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国联军侵华及《⾟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半殖民地的深渊。

6、概括记忆法

即是将某⼀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命的过程可概括为:⼀场⾰命、⼆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伊达尔哥、玻利⽡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西班⽛)、⼀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命进程完全掌握。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文章:

★ 华夏之祖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 关于初一历史知识点有哪些

★ 初一历史上册19~22课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 初一历史上册必考22点知识归类

★ 新文化运动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洋务运动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一历史必考重要知识点汇总

★ 汉朝的大一统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 中国古代思想成就初一历史上册知识框架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学习要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学习要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学习要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d2e8c0681840c4129e15221183d76bf

进阶面试题总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进阶面试题总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进阶面试题总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ac4f2eaa7b9b4cfd44ba29e73117d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