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生活娱乐综合知识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你拥我暖 浏览量:52023-04-04 19:39:0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0f23e3cc434017f9fa5f366f4a37093

思维导图大纲

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那么你知道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有哪些吗?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树图网精心准备了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内容: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内容:①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意义: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内容:①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②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2)意义: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内容: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②物质的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③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④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意义: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史必修三知识重点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智者学派

1、产生背景

(1)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思想主张

(1)强调人的价值,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3)在社会道德方面,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1、苏格拉底

(1)主张

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柏拉图

(1)思想主张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

(2)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亚里士多德

(1)思想主张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历史高中必修三重难点

(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提出"仁""礼"学说,推行"德治",以六经(后为五经)为基本文献;战国时孟子提出四种道德规范,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强调"天有行常"和"知天命而用之",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秦汉时期:秦代"焚书坑儒",儒学受到压制;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宣扬"大一统"。汉武帝时,儒学成为正统。

(3)宋明理学: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南宋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动了理学的新发展

(4)明末清初:李贽等人挑战传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驱,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没有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畴

(5)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1)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①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②儒家大一统观念和仁政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基本准则,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③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注重气节、品德,凸显了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

①侧重于探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既促进又阻碍)

②儒家思想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接受工业文明和现代化进程有不适应一面;

③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对学术自由和思想解放有一定的束缚作用。

历史高中必修三易错易混名词

1.士阶层、士族、市民阶层

士阶层: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士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市民阶层:北宋时期正式形成的一种社会群体。由于商品经济的作用,以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兴起,壮大为新的政治力量。

2.王道、霸道

王道: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主张要克己复礼、推行仁政等以实现统治的长治久安。

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强调君主的权威至高无上,民众要绝对服从。与"王道"相对。

3.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

天人合一:"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这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4. 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

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北宋二程提出这个方法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南宋朱熹更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发明本心:南宋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修养过程。

致良知: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主旨。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5.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6.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7.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

8.托古改制

托古改制: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前,为了实现他的改良主张而提出的一个办法。他为了否定封建经典,否定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自己改制立法的变法主张,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和"改制变法"的祖师爷,目的是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历史上,王莽也曾托古改制。

9.节制资本

节制资本:孙中山所主张的限制私人资本于一定范围以内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这一主张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发展国民经济的意义,反映了中国社会不能再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的客观历史要求。

10.人文主义、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源于古希腊,后来成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类的人性尊严,提倡宽容的世俗文化,反对暴力与歧视,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

理性主义: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潮。

11. 因行称义、因信称义

因行称义:就是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本质上是要维护教皇的权威。

因信称义:源自《圣经》,神称信耶稣的人为义,因信基督称义,不因信律法称义。马丁·路德引申出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以免去中世纪的繁文缛节,意在否定教会和教皇的神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发展中冲破罗马教权束缚的要求。

12.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主权

天赋人权: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认为在国家形成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是自由和平等的,生命、自由追求幸福与财产是人的固有品质,也是人固有的权利。这种权利受到自然法(人类理性)的指导与规定。其理论观点也被载入到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和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去。

主权在民(人民主权):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最高权力。在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的公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民根据契约协议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国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治理者只是受人民委托,因而主权只能属于人民。

13. 社会契约

社会契约:人们订立一种契约以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以契约建立的国家,任务是遵守自然法,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如果统治者违背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由此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

历史高中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高二历史必修三文学知识点整理2021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 文综考点历史必修三的期末复习提纲2021

★ 新文化运动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 启蒙运动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 2021人教版考生必读高三历史知识难点归纳

★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 高二关于历史必修三高考的复习提纲2021

★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8b99f99a660f9eb846aafd51549cc03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9a357bb3212f956fe6bed8180208b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