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想学好就要积极主动背诵学过的知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8d4705396e5ea4fcc28bf68518646e4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想学好就要积极主动背诵学过的知识。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树图网精心准备了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第一文库网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汉(谟)拉比法典
2、(雅)利安人
3、《权(利)法案》
4、蒸(汽)时代
5、电(气)时代
6、伯(利)克里
7、布(匿)战争
8、(楔)形文字
9、(明)治维新
10、玻(利)瓦尔
11、废(藩)置县
12、(凡)尔登战役
13、(萨)拉热窝事件
14、卡尔.本(茨)
15、伏尔(泰)
16、孟德斯(鸠)
17、卢(梭)
18、(莱)克星顿
19、罗伯斯(庇)尔
20、马克(思)与恩格(斯)
21、斯莫尔尼宫
22、三(权)分立
23、爱因斯(坦)
24、(梵)高
25、(彼)得格勒武装起义26、废(黜)詹姆士二世
27、金钱(赎)买
28、《(凡)尔赛和约》
29、《(全国)工业复兴法》
30、(绥)靖政策
31、(慕)尼黑阴谋
32、(诺)曼底登陆
33、(斯)大林格勒战役
34、欧(洲)联盟
35、苏(伊)士运河
36、杜(鲁)门主义
37、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38、美苏争(霸)
39、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40、世界(贸易)组织(WTO)
41、天(赋)人权
42、爱(琴)文明
43、穆(罕)默德
44、教(廷)
45、拜占(庭)帝国
先秦时期
易错点: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3.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
4.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5.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夏朝。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6.夏、商、西周三朝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武王
7.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局势,扩大了统治范围。
8.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9.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易混点:
1. 化石、遗址、遗迹是研究早期人类的主要依据。
2.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使用天然火,但北京人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这是北京人进步的地方。山顶洞人则更进一步,会人工取火。
3. 纸出现之前中国书写材料的演进:陶器(刻画符号)→龟甲、兽骨(甲骨文)→青铜器(金文)一竹木简、丝帛(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
4. 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
易考点:
一、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二、分封制,西周为巩固统治而实施的一项社会等级制度,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土地、平民、奴隶进行分封给诸侯,建立侯国,诸侯又可以继续往下分封,等级鲜明,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诸侯的义务:服从天子,缴纳贡品,镇守疆土,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使得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政治上: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出现了局部统一;各国实行改革变法,成为增强国力的重要手段。
2.经济上:铁农具使用范围得到推广,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
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
4.社会形态上:春秋时期,奴隶制度逐步瓦解;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5、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易混易错:
判断一场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改革者的生死,而是是否实现了改革目的,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商鞅变法中商鞅被处死,只能说明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能说明变法失败,因为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易混易错:都江堰和灵渠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作用是防洪、灌溉;灵渠是运河,主要作用是航运。另外,前者是秦国(战国时期)修建的,后者是秦朝时修建的。
7、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兼并,法家思想顺应时局需要,受到统治者青睐。
(2)儒家的政治理念体现了民本思想,虽不适应春秋战国纷争的时代需求,但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易考点:各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
秦汉魏晋时期
1、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易错易混:
(1)秦国≠秦朝,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而秦朝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由秦始皇建立的一个统一的朝代。
(2)在秦朝开创的各种制度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其最本质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
(3)县制并不是秦始皇首创,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出现;秦始皇将县制发展为郡县制并推行全国。
2、秦始皇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贯穿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根源为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思想。
秦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并使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中国文明史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易考点: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3、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秦末农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第二阶段指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4、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易错易混:
(1)汉武帝"大一统"不叫"大统一"。统一仅止国土,大一统则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多个方面。
(2)秦始皇统一后,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做为标准货币。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
(3)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对儒学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但二者的本质相同,即均为文化专制的手段。它们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4)关于治国思想,秦朝采用的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武帝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则以儒家思想为正统。
易考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列表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统治措施的异同。
易错点:
1. 重要历史名词书写:
张骞、贾思勰、王羲之、西域都护、民族交融(不要写成"民族融合",更不能写成"民族合并")
2. 其他
(1)魏的建立者是曹丕,不是曹操;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是"汉化",汉化的过程也是北魏封建化的过程。
易混点:
1.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而非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
2.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江南地区的开发指的是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指的是南方经济优于北方。
易考点:
1.联系"一带一路"时政热点,考查古代丝绸之路和对外交往
2.以造纸术为例考查中国传统文化
3.由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民族交融
4.司马迁对史料的考证及治史态度有时成为命题材料,适当关注
隋唐宋时期
易错点:
1、重要的历史名词:三省六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曲辕犁、筒车、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安史之乱、黄巢起义、重文轻武
2、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曲辕犁是耕作工具,筒车提水灌溉工具。
4、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5、安史之乱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6、唐朝灭亡后,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在于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易混点:
1、唐太宗时期名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唐玄宗重用:姚崇和宋璟。
2、李白:"诗仙",飘逸洒脱、浪漫情怀;杜甫"诗圣""诗史"淳朴厚重悲愤凄婉;白居易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3、阎立本,代表作品《步辇图》,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4、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颜氏家庙碑》);欧阳询(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碑》。
易考点:
1、大运河的开通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
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A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B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3唐朝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
A、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玄奘、鉴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4、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A.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
B.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5、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杯酒释兵权)
(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
(3)、财政方面: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
三、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影响: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
B、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C、(消极作用)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明清时期
易错点:
1.易错的历史名词:八股取士、班禅、驻藏大臣、伊犁将军、金瓶掣签
2.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没有到达欧洲。郑和下西洋属于友好交往。
4.明朝的"八股取士"不是一种独立的考试制度,而是科举制度走向僵化的表现。
5.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突出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
易混点:
1.明朝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蒙古族,秦朝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族。
2.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写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
3.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的管辖,属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措施;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属于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
4. 注意辨析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是两个有联系的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强化君主专制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5.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才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易考点:
1.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以古代君主专制的确立、发展、加强和结束为纵向,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2.郑和下西洋影响: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易联系丝绸之路,唐朝、宋朝的对外交往,"一带一路"倡议,新航路开辟考查。
3.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1)特点:规模大、人数多、范围广、时间早(比欧洲新航路开辟早半个多世纪)、航程远。
(2)借鉴意义:倡导开放、交流与合作,对外友好往来。
4.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为线索,联系当今时事热点,考查国家统一问题。
5.明代科技巨著的典型特点是继承与总结
(1)从内容上看,多为总结性的巨著,为集大成之作。
(2)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但中国传统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从部分内容看,开始涉及西方自然科学,如《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
【新疆、西藏、台湾】
一、台湾:
开始归中国管辖:元朝——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明朝:1662年2月,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意义: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清朝:1. 1684年设置台湾府;(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 1885年设置台湾省。
二、西藏:
开始归中国管辖:元朝——宣政院(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下的一个区域。)
清朝:1.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2.作用:通过以上措施,清朝有效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三、新疆:
开始归中国管辖:西汉——西域都护府
清朝:1.设置伊犁将军;2.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顺治)
(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统一。)
四、启示:新疆、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初中必背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2022年初中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最新
★ 初中历史知识点记忆背诵归纳大全2021
★ 2022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 2022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 初一必背历史知识点有哪些
★ 初中历史最重要的部分归纳大全2021
★ 2021年中考历史必背考点总结
★ 初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 初一历史必考重要知识点汇总
★ 初中历史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归纳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北京鲁迅博物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6dd5fb39ac0566fc4fa2033f0feb486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113爆卡会总结会会议纪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113爆卡会总结会会议纪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af6c152a765d5821e8e1787f2b322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