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思维导图是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模板,要求教案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培养学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案提供了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目标和难点,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并体验思考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创新意识。教案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难点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教师准备了正方体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对比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通过复习导入和新课讲授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正方体的特征,集体交流,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学生通过教学,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培养了更好的空间观念,增强了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最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教案不能仅重视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还要开发和提高学员智力、培养学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天树图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最新版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发展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正方体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对比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有几条?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观察并思考。
师:这些都叫什么立体图形?
生:都是正方体。
师:要探究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
生: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师: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一、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我负责的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 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一、 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46人,中等生20人,优秀生15人。本班学生历来的课外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大多数学生书写状况缭草;上课用心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的人不多;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差,上课走神等。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措施,力争本期有较大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二)图形与几何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第三单元 长方体与正方体;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四)数学思想方法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五)数学综合运用
1、探索图形;2、打电话。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 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 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平面图或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7、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六、后20%学生转化计划:
1、原因分析:
本身资质差,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不能将数学结合生活。
有的学生很聪明但是很自负,不认真,贪玩。
2、措施:
(1)平时多照顾他们。
(2)加强基础训练。
(3)加强学习习惯、行为的培养。
(4)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兴趣。
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五年级一班现有学生x人。大部分学生拥有自我学习能力,而且抽象思维能力非常充足,具有观察、分析、自学的能力,不过探讨力还需要提升,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帮助学生们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折现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与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假发和减法,统计。
教学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与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旋转。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进度
略
教学目标: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2+0.12=7.2-0.2= 3.5÷0.35=
2.95+0.05= 5-0.6= 2.8÷0.14=
8÷12.5= 1.2+2.8-3.99= 4×1.72=
3.74+6.26= 4.5×6= 0.25×4÷0.2=
2÷4=20×0.2=20.75-9.5=
3.5×8×0.125=
2.提问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3.7-2.5+4.6=3.6×6÷0.9=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2)学生试算后订正。
3.7-2.5+4.6
=1.2+4.6
=5.8
3.6×6+0.9
=21.6÷0.9
=24
(3)小结运算顺序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 6.75+2.52÷1.2=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算?
(2)学生计算后订正。
(3)小结。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算?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数。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如果要先算(1.2+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 ]"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中。
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0.5)×5= 3.69÷[(1.2+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1.7×5
3.6÷[(1.2+0.5)×5]
=3.6÷[1.7×5]
=3.6÷8.5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讲解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订正
3.6÷(1.2+0.5)×5
=3.6÷1.7×5
≈2.12×5
=10.6
3.6÷[(1.2+0.5)×5]
=3.6÷[1.7×5]
=3.6÷8.5
≈0.42
提问:为什么①题中第二步要用约等于号"≈",而第三步却要用等号"="。(因为在第二步计算时,3.6÷1.7除不尽,在第二步计算时,要取它的商的近似值2.12,所以在第二步要用"≈"连接;而第三步用2.12乘以5,得到的积10.6是准确的结果,应该用等号连接。)
4.小结
(1)什么情况用等于号?什么时候用约等于号?(当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的这一步,要写约等于号;当取准确值时,用等号。)
(2)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怎么办?(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有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样?(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反馈
1.P38:做一做。
2.P40:1①②,2①②。
(1)说出运算顺序;
(2)计算并且验算;
(3)订正并小结验算方法。
验算方法:①原式验算;②互逆验算;③交换验算。
3.判断下面各题,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并说明原因。
(1)0.8-0.8×0.7=0( );
(2)1.6+1.4×2=6( );
(3)50-3.9+6.1=40( );
(4)20÷2.5×4=32( );
(5)9.6+0.4-9.6+0.4=0( );
(6)4.8×2÷4.8×2=1( )。
4.P40:4。先计算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
5.课后作业:P40:1③④,2③④,3。
★ 2021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新教案
★ 2021春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
★ 2021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
★ 2021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2021北师大数学最新五年级下教案
★ 2021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最新最新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最新文案
★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最新数学下册教案
★ 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学计划模板
★ 数学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的教学计划模板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优秀教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新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优秀教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7e1a4600d6ae9198b4f21d1dec2da01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78c3d78153b0d4c3b8f86363fa79bb0